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韓寒捧場《水草》甘肅首映

時間:2015-07-30 11:30:0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7月26日,韓寒在中國汽車拉力賽張掖站收車儀式上(本網資料圖)

  近日,揚子晚報記者受勞雷影業之邀,前往地貌獨特的甘肅張掖市,參加在那里舉行的電影《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回家之旅”的發布會——之所以命名為“回家”,是因為該片拍攝地在張掖地區,而影片的編劇、導演李睿珺也是甘肅人,而當天,投資與擔任該片監制的著名電影人方勵也專程前來捧場,令人意外的是,同為方勵支持的新銳導演,韓寒當天也現身發布會,為“師弟”李睿珺的文藝佳作捧場叫好。揚子晚報記者張漪

  讓人尊敬的主題:回不去的鄉愁

  在發布會的前一晚,記者抵達了大西北甘肅后第一時間在大銀幕上提前觀看了《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這是一部在當下電影行業里比較罕見的影片類型。它描寫的是裕固族小兄弟阿迪克爾和巴特爾騎著駱駝尋找在遙遠草原上游牧的父母的故事。兄弟倆從爺爺家附近的小鎮出發,他們一路上沿著干枯的河流途經荒蕪的草原、廢棄的村莊和破舊的古老文化遺跡,他們的旅程好似沿著裕固族曾經遷徙的足跡一路走來,而如今環境巨大的變遷顯示出一切正在向工業化的現代世界邁進……

  顯然,這是一段“回不去的鄉愁”之旅,整個電影主題是難得的影院中讓人尊敬的題材,它既有文明進化中的思考,也包含著濃烈的環保意識,此外,它還涉及了“留守兒童”以及“留守老人”的傷感話題。影片里兩位非職業小演員的表演堪稱驚艷,尤其是飾演弟弟的演員湯龍,更是光彩奪目。孩子的質樸與純真引發了觀影時記者們的議論紛紛,甚至有人在觀影時淚光閃閃。

  多個電影節參賽:

  9月3日公映

  由于影片特殊的表現與題材,《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在劇本階段就獲多個國際獎項,包括香港電影節亞洲電影投資會劇本發展大獎和亞洲電影計劃大獎、鹿特丹國際電影節HBF劇本獎及美國全球電影計劃劇本獎,證明了故事的出色。影片完成后,先是在東京國際電影節首映,被提名最佳影片,后又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等十余個重要的國際電影節,在全球收獲不少“粉絲”。在國內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及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也進行了放映,收獲普遍好評。

  7月28日,影片的首映發布會選擇在了張掖的大峽谷舉行,露天的天與地、云與谷,都突顯了電影的獨特風情,監制方勵與導演李睿珺聯手宣布它9月3日將在全國公映。至于為什么在這個檔期,方勵表示,因為那時熱鬧的暑期檔剛剛結束,然而電影院仍舊需要好的影片。至于為什么要把發布會放在張掖,除了地理上的影片背景外,方勵如此表示,“我想請媒體記者們現場來感受這邊的地貌,這里的自然,你們才能夠對故事與兩兄弟的故事有更深的理解。”

  韓寒現身捧場:

  這是部深情之作

  談起合作的緣起,方勵說很早就看過李睿珺的早期習作,雖然成本極低,但故事講得很好,情感動人,因此覺得他很有潛力,加上被《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的劇本深深打動,就決定合作,最后的成片也沒有讓他失望。值得一提的是,當天韓寒也意外現身發布會,原來韓寒這幾天正好在張掖參加汽車拉力賽,而且還獲得了冠軍。他聽說了此事立即表示前來捧場。他評價電影“深情”、“詩意”。當天韓寒的亮相使現場十分火爆,雖然是人煙罕至的地方,但是他仍舊被發布會的各方嘉賓追著要簽名合影,不過他很快就離開了。

  李睿珺和韓寒同為八零后,但和韓寒的一步到位不同,李睿珺電影路上經歷的“磨練”更多。他早年曾自費拍長片練手,并且在2012年攜根據蘇童小說改編的《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他也因此獲得了電影導演協會的“年度青年導演”稱號,當屆的評委會主席是馮小剛,評委中還有王小帥等著名導演。王小帥評價他的電影“有超乎年齡的沉著和出色的鏡頭語言”。除了導演李睿珺之外,《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的其他主創也都來頭不小,攝影指導劉勇宏也是中國影史經典《盲井》的攝影指導,錄音指導是曾獲金馬最佳聲音設計的富康及參與過《萬箭穿心》等多部佳作的王長銳,作曲佩曼·亞丹尼安(Peyman Yazdanian)是電影大師阿巴斯的御用作曲家。這樣的黃金陣容,共同保證了《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的出色品質。

  導演李睿珺專訪——想說的話,都在電影里

  在發布會的當天晚上,揚子晚報記者專訪了貌不驚人,但鏡頭與故事卻十分動人的李睿珺。聊起這個題材與《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這部電影,他有很多的感慨。

  記者:為什么當時選擇了這個題材和這個民族的故事?

  李睿珺:裕固族他們生活的地方跟我生活的地方只隔一個沙漠。我們兩邊交往比較密切,我對他們也有一個好奇,這些年來我也看到了他們的一個改變。這種改變促使你想要做一些事情,以使更多人對他們有更多的了解。開始的時候,我就決定是兩個孩子的故事。孩子是一個時間線的開始,他們代表著未來。與此同時,在中國的當下,我們的父輩其實是缺失的。我看過一個數據,現在的留守兒童有6000萬。

  記者:影片里草原沙漠化十分嚴重,看著讓人揪心。

  李睿珺: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影片里有一塊白茫茫的鹽堿地。在四年前,我親眼看到它還是一塊天然的湖泊,有2米多深。但是4年后當我拍這部電影時,它已經一滴水都沒有了。

  記者:你想通過這部電影表達什么?

  李睿珺:我想說的所有的話,都在電影里了。

  記者:會不會擔心這樣的電影在影院里遇冷?

  李睿珺:做電影時我沒有想過這件事情,但推廣發行時會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因為現在更多的人在關注純娛樂的電影。但是我覺得電影還是以內容為主的東西,外在再花哨,內在不好,觀眾也不會真的喜歡。

  揚子晚報記者張漪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