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會寧訊(通訊員張文廣)會寧縣著力培育全膜種植、草畜產業、工業經濟、紅色旅游“四大產業體系”,激活市場主體,擴大縣域經濟總量,增強經濟實力,四大產業整體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1%。
全膜種植增收,著力打造產糧大縣。針對小旱小災、大旱大災、連年抗旱的被動局面,會寧縣總結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每年的種植規模達到百萬畝以上。2014年,全膜玉米平均畝產489.6公斤,全膜馬鈴薯平均畝產2367公斤,旱作農業項目生產糧食5.4億公斤,增產糧食0.8億公斤,戶均增收2214元,獲得國家產糧大縣獎勵1728萬元。
草畜產業富民,著力打造畜牧強縣。針對耕地面積大、飼草料資源豐富、群眾養殖積極性高的現狀,會寧縣把大力發展草畜產業作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提出了“發展是第一要務,草畜是第一產業”的發展戰略,制定了“草畜產業促進年、提升年、標準年、質量年、效益年、鞏固年、優化年”發展戰略,連續5年開展了草畜產業系列推進工程,努力推進飼草基地化、養殖規模化、管理規范化、經營產業化,全縣草畜產業呈現出總量明顯擴張、質量顯著提高、效益持續增長的特點,草畜產業已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2014年,牲畜飼養量達到400萬個羊單位,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20%,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7.1%。
工業經濟強縣,著力打造西城產業開發區和郭城工業集中區兩大工業發展平臺。會寧縣緊盯農產品加工、農業配套制造、輕紡服裝、電子電器、新型建材、能源新能源等主導產業,強園區、建平臺,育核心、促提升,工業經濟向深度發展。相繼引進建成了祁連雪淀粉、建偉亞麻油、長征藥業等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深度開發草畜、蕎麥、亞麻、馬鈴薯等特色農產品,一批市場前景廣闊的優質產品脫穎而出,“隴郁香”亞麻油獲國家級農產品金獎。華家嶺風電完成22個風機主體建設,進入主變機組設備安裝。甘肅飛揚與浙江寶潔簽訂了電器產業轉移協定,速邁電動車生產線達產達標,澤中軟件、金城服裝、耘豐農機等企業有了新的發展。
文化旅游興業,著力打造全國紅色旅游名城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會寧縣加快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2014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9億元、增長35%,占生產總值的3.3%,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3億元,增長37%。啟動紅色文化產業園建設,完成會師舊址保護規劃、狀元歷史文化園詳規設計,注冊了狀元歷史文化園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漢唐二十四節氣文化休閑商業街、鐘鼓樓復建、侯川齊靳自然風光旅游示范區等景點建設進展順利。推動產業、文化、旅游融合升級,啟動了漢唐街“九館一中心”建設。西雁文化傳媒集團在上海股權交易中心Q版成功掛牌,開創了全縣文化企業資本市場融資的先河。加快新型服務業發展,新成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2家,隴郁香、長征藥業、桂復堂和西北大磨坊、祁連雪淀粉分別入駐淘寶網特色中國甘肅館和白銀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