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市規模由200平方公里向400平方公里跨越
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原則同意《蘭州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城市規模由200平方公里
向400平方公里跨越
批復指出,蘭州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要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5810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要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275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250平方公里以內,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約為91平方米。
要做好蘭州新區規劃建設,突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突出特色產業、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突出對內對外開放,突出改革創新;要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對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疏解區域過境交通,加強城市內外交通的銜接,建立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給排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立健全城市綜合防災體系;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堅持以人為本,按照城市常住人口規模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宜居城市;要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格局;要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
此次批復的第四版《總體規劃》與上一版總體規劃相比有著鮮明的特點,即,城市功能由傳統工業城市向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轉型;產業結構在中心城區由以重化工業為主向現代服務業為主轉型,其他產業向蘭州新區和園區集中;城市建設由工業城市向生態宜居城市轉型;城市空間由河谷型盆地向盆地外圍拓展跨越;城市結構由河谷單中心城市向區域多中心城市轉型;城市規模由200平方公里向400平方公里跨越;規劃理念由注重技術向注重公共政策轉型。
推動新區承載產業基地
促中心城區集聚中心職能
據悉,蘭州四版規劃中,蘭州市市域行政區劃范圍面積13085.6平方公里。規劃區范圍為:蘭州市市轄的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和紅古區;永登縣的連城鎮、河橋鎮、樹屏鎮、秦川鎮、中川鎮,皋蘭縣的什川鎮、忠和鎮和九合鎮,榆中縣的城關鎮、和平鎮、定遠鎮、金崖鎮、夏官營鎮、高崖鎮、甘草店鎮、連搭鄉、馬坡鄉、小康營鄉、清水驛鄉的全部行政區劃范圍;永登縣的上川鎮和龍泉寺鎮、皋蘭縣的西岔鎮和水阜鄉,永登縣的樹屏鎮、龍泉寺鎮和上川鎮、皋蘭縣的西岔鎮和水阜鄉的部分地區為蘭州新區規劃范圍。中心城區范圍為:蘭州市區行政轄區內的城關、七里河、安寧、西固四區的部分地區,以及榆中縣的和平鎮、定遠鎮和皋蘭縣的九合鎮的部分地區,面積688.9平方公里。
其空間拓展戰略為:推動蘭州新區承載產業基地,促進中心城區集聚中心職能。為了保障蘭州城市安全和提高節能環保的標準,推動大型產業基地(尤其是西固重化工業)跳出現有城區,在蘭州新區尋找新的發展空間;中心城區通過西固重化工業置換、加快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增容擴區獲得發展空間,實現區域中心職能的有序聚集。在市域形成雙城格局,在蘭白經濟區形成"一主兩副五帶"的空間發展格局。(一主:蘭州市區(遠景包括榆中盆地),區域性綜合服務中心;兩副:蘭州新區和白銀市區(含劉川工業園)。蘭州新區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甘肅省實施"中心帶動"戰略的重要抓手,蘭州市發展戰略中的核心地區;白銀市區(含劉川工業園)是區域性傳統產業服務中心,能源和有色冶金產業基地。五帶:是蘭白戰略核心區向外輻射的主要軸帶,引導產業和人口軸向聚集、形成區域發展的主要支撐,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是實現蘭白地區"中心帶動"戰略的主要空間載體。即蘭州-西寧西向城鎮發展帶、蘭州-定西東向城鎮發展帶、臨夏-蘭州-白銀黃河城鎮發展帶、蘭州-武威西北向城鎮發展帶、蘭州-甘南南向城鎮發展帶。)拓秦川--北部秦王川方向是蘭州城市的首要發展方向。
城市空間發展方向。逐步向北部蘭州新區搬遷西固重化工業,并通過交通廊道建設與沙九地區荒山整治,共同打造重要的區域產業走廊;延榆中--東部榆中方向是蘭州城市的重要發展方向,依托和平、定遠的區位優勢,主要承載城區的高新產業和教育培訓等職能的疏解,與東部榆中縣城聯動發展;升紅古--西部紅古方向依托集裝箱中心站的建設,通過河口南地區的用地整理,承接面向青藏的物流產業,并帶動沿線地區的傳統產業整合與升級;優什川--東北部什川方向,結合黃河、什川鎮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都市旅游,帶動沿黃河兩側的村莊整治。遠景與青城鎮、白銀市區共同打造區域黃河旅游走廊;疏三片--以黃河的景觀資源為依托,以西固重化工業搬遷為契機,通過推進功能疏解與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提升城關、安寧-七里河和西固三大城市核心組團的現代服務核心功能和特色文化底蘊;嚴格控制南山城市建設,加強北山開發建設項目的管理。
打造西部地區重要樞紐
規劃快速路總規模達到170公里
交通是社會經濟發展命脈。四版規劃中,蘭州城市道路與交通將依托航空港和亞歐國際通道優勢區位,逐步形成對接中外的西北區域性門戶;加強路網性鐵路樞紐和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建設,打造西部地區重要樞紐;構建輻射周邊、服務西北地區的內部溝通組織中樞;著力加強南北向通道建設,形成“承東啟西”與“溝通南北”并重的對外交通體系。機場發展成為西北區域性門戶樞紐機場,實施中川機場改擴建工程,提升飛行區標準至4E,擴建航站樓和站坪。鐵路建成客運專線、城際鐵路和普通干線鐵路構成的多層次鐵路網絡。加快建設寶雞-蘭州客運專線、蘭州-烏魯木齊第二雙線、蘭州-張掖城際鐵路、蘭渝鐵路、蘭州-合作鐵路及包蘭鐵路二線等干線鐵路。規劃新增白銀-蘭州新區-蘭新鐵路間的鐵路聯絡線,并以此為基礎新增工業支線鐵路支持蘭州新區發展。鐵路客運站,構建"兩主一輔多點"的鐵路客運樞紐體系,“兩主”為蘭州西站與蘭州站,“一輔”為榆中站(含夏官營客運站),并結合新建鐵路改擴建形成市域范圍內“多點”鐵路客運服務。鐵路貨運站,構建“三主兩輔一中心”鐵路貨運樞紐體系,以蘭州北路網編組站為蘭州市貨運組織的中心,以河口南集裝箱中心站,蘭州新區的中川貨運站與榆中片區的夏官營貨運站組成服務區域貨物集散為主的鐵路貨運主樞紐,以蘭州東站與西固站組成服務中心城區貨物集散為主的貨運樞紐。
公路規劃形成“一環、一聯、六射”的高速公路系統;形成“射線+聯絡線”等級匹配的干線公路網系統。規劃"兩橫三縱"的市域快速路系統支撐蘭州城市向新區拓展。規劃蘭州城市道路分為城市干路與一般道路兩個等級,形成與城市布局形態協調、道路功能層次分明的“雙層網絡”結構。規劃形成“兩橫四縱”的快速路網絡,規劃快速路總規模達到170公里;規劃形成“六橫十八縱”的骨架性主干路系統,總規模達520公里。規劃跨河橋梁共24座,其中快速路通道2處,主干路通道20處,次干路通道2處。提高公交服務水平,規劃期末全方式公交出行比例達到40%-45%。蘭州市軌道網由市域軌道線與市區軌道線組成。遠景預留4條市域線,規劃期內市區軌道線建成軌道1號線,啟動2號線建設。規劃5條BRT線路。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