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民家庭收入的增加,購買彩電冰箱等大件商品的愿望不斷增加,但是這些商品需要進城去購買,距離遠且搬運不方便,從而抑制了農村的購物需求。農村電商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
我省農村大多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物流快遞成為制約電商發展的軟肋。為此,我省提出將建立跨區域分撥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三級網絡體系,推動解決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
讓農民享受更多便捷服務
“鼠標一點,冰箱就能送上門來”。蘇大爺喜不自禁的說,還比縣城的便宜哩。提起農村電商,許多人的第一直覺就是農產品通過網上銷售出去,其實,如今農民也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了網購的便利和實惠。
今年4月,省商務廳和阿里巴巴集團先后在隴南武都、成縣舉行了農村淘寶服務站啟動儀式,這是阿里巴巴集團實施“千縣萬村”計劃項目的西部首家縣區服務中心,旨在打造“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體系。
開業當天,成縣拋沙鎮東羅村服務站里,前來看熱鬧的人絡繹不絕。轉灣村的蘇大爺懷里揣著錢想買一臺冰箱,走進店里發現這里和普通商店一樣沒什么區別,貨架上擺著日常用品,但找了半天也沒看見一臺冰箱的影子。就在蘇大爺滿懷失望將要離開時,助陣當天活動的成縣縣委書記李祥指著電腦說,老大爺,你想要的冰箱這里有。工作人員點開淘寶農村網,各種品牌的冰箱琳瑯滿目。當天,某品牌冰箱在淘寶網上搞促銷活動,2900多元的冰箱搶購價1900多元,便宜了1000多元,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蘇大爺當即下單,一周后,一臺嶄新的冰箱送到了蘇大爺家里。
在我省農村,隨著農民家庭收入增加,購買彩電冰箱等大件商品的愿望也不斷增強,但是這些商品需要進城購買,距離遠且搬運不方便,抑制了農村的購物需求。
東羅村服務站剛剛開業時,每天來咨詢的人多,但買的人很少,一些村民疑慮重
重:“自己買的東西看不見又摸不著,要是有質量問題咋辦?”
“村民先從小物件開始嘗試購買,到后來買回電視等大件,經過和縣城商場比較發現,東西一模一樣,但便宜不少,顧慮打消了,網上購物的熱情一下子空前高漲。”服務站代購員陳艷平一臉興奮。
陳香香今年蓋了新房,通過東羅村服務站在網上購置了冰箱和床,一周就到貨了,還專門有人安裝。陳香香說,以前在商場買大件東西,還得自己想辦法運回去。
東羅村淘寶服務站自開業以來,實現交易近1000單,交易額10萬余元,直接覆蓋便民人群近3000人次。截至目前,成縣農村淘寶17個服務站共完成交易6778單,交易額72萬元。
自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服務站在隴南“落網”以來,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村里的淘寶服務站不僅購買衣服、家電、化肥等各類用品,還享受到充值繳費、代訂車票機票和后續推出的阿里金融、阿里醫療等便民服務,使廣大農村群眾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e化生活服務,成為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的有力杠桿。
有效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
“農村淘寶服務站給村民帶來的不只是購物方便,同時也可以銷售各類農產品”。成縣拋沙鎮副鎮長王潤雪向記者表示。事實上,我省農村電商最初的發展就是奔著解決農產品賣難而去的。
隴南是甘肅乃至全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這里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
但這里也出產核桃、花椒、油橄欖等大批優質農產品。以前,農產品銷售大部分處于鄉村集市提籃小賣、小商小販收購販運的低層次階段。
“如何讓外界知曉和認可我們的產品?如何打通對外銷售渠道,拓寬銷路?如何打造我們的農產品品牌,賣出好價錢?”走進淘寶特色中國·隴南館運行中心,成縣電子商務中心副主任尚磊介紹說,這些一直是當地政府在思考的問題。
2013年6月,@成縣李祥在微博叫賣成縣核桃,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從而引發了成縣先行先試探路電子商務之旅。從此,李祥和成縣核桃走紅網絡。
隨后,成縣成立了全省首家農林產品電子商務協會,開始了網上農產品銷售。
“依靠網絡就能把農產品賣出去?”成縣提出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以后,王潤雪覺得這太抽象了,從潛意識里是拒絕的。然而,去年冬天一個不起眼的產品銷售,徹底改變了她對電商的看法。
在成縣農村,房前屋后都是柿子樹。每年9月大量柿子上市,本地消費市場有限,農戶挑著腌制好的酒柿子去縣城銷售,不僅要走很遠的路,還要在寒冷的街頭等待顧客,一天下來也賣不出幾斤,后來農民不再把酒柿子作為商品,而是留點自己吃,大部分在樹上爛掉。王潤雪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鼓勵當地農民在淘寶網上賣酒柿子,沒想到打開了一片銷路,價格由地攤價4元一斤漲到了8元。有的農戶網上銷售了4000多斤酒柿子,成為當地農民一項“意外”收入。
“到后來酒柿子出現了脫銷”。王潤雪說,通過這件事,徹底改變了她對農村電商的看法。如今,王潤雪在淘寶網頁開了網店,只是忙著沒有時間去打理。
從懷疑到認識再到積極參與其中,越來越多的人開網店,推銷土特產。
在2015·甘肅·隴南·武都花椒電商營銷暨產銷對接洽談會上,武都區福源花椒協會網店運營商汪海紅談到電商的好處時說,以前跑市場要直接去外地廠家,一家一家上門推銷,不僅花費差旅費,還耗時間。自從去年在淘寶上開網店以來,客戶直接在網上選產品,不僅節省成本,業務量也上去了。截至目前,福源花椒協會網上銷售花椒12萬斤,銷售額590多萬元,為5個村300多戶群眾打開了另一種銷售渠道。在當天的洽談會上,武都區實現網上銷售370單,銷售資金62萬元。
2014年,省政府出臺了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向全省發出了發展農村電商的號角。
“最后一公里”如何解決
在城市,網購商品一般三天到達,農村需要一周時間。這可以明顯看出農村電子商務的軟肋。
我省農村絕大部分鄉鎮村社地處偏遠而分散,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網貨外運中依然面臨物流快遞公司中轉分發節點布局不順、運輸耗時較長、物流成本高等問題,另一方面,網絡是農村發展電商的關鍵,目前,我省大部分農村網絡接入還是空白,即使在隴南,村級網絡經過一年建設,覆蓋率由2014年初的37%提高到現在的90%,但接入率僅40%。網絡接入服務建設成本高和進展緩慢,嚴重制約著我省電子商務的發展。
為了破解電商發展基礎薄弱的問題,成縣提出電商扶貧,啟動實施“九大基礎工程”,今年將通過施工企業先行墊資,完成37個貧困村276公里通村道路硬化,從而提前實現通村道路硬化全覆蓋,到2016年,實現寬帶網絡到村全覆蓋和村級物流快遞服務點全覆蓋。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實施“寬帶中國”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百兆光纖工程”、“百縣寬帶鄉村工程”和數字企業項目,大力推廣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應用,加快寬帶網絡建設,提高城鄉寬帶網絡普及和接入能力。重點加強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上網條件,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升三大傳統電信服務企業的融合度,推動我省“三線機房”建設,為我省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優質接入服務。
為了推動我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省政府出臺的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我省將建立跨區域分撥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三級網絡體系,推動解決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支持重點企業建設物流配送系統,支持社區開設網絡購物投遞場所,引進品牌快遞物流企業,在我省設立西北倉儲配送中心。優化物流配送布局,整合物流資源,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通過電子商務高效集約的流程再造,實現信息流、物流、商流、資金流“四流合一”。推動農村流通設施和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提升工程,鼓勵和支持電商企業參與農產品流通和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同時積極實施“寬帶中國”行動計劃,加快寬帶網絡建設,提高城鄉寬帶網絡普及和接入能力。重點加強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上網條件,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記者莊俊康)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