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甘肅中東部干旱困境咋破——引洮河水解隴中渴

時間:2015-08-07 15:02:4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十年九旱,“一碗油換不來一碗水”,甘肅中東部地區長期為水而困。這里,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人均的6%,是全國最干旱的區域之一。

  發源于甘、青兩省交界的洮河,一路奔流,卻被崇山峻嶺阻隔,與這片貧瘠的土地擦肩而過。

  “引洮河水,解隴中渴”,成了幾代甘肅人的夙愿。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實施引洮供水工程,讓隴原人期盼已久的調水夢走進現實。

  一問:怎么引水?

  洮河水通過隧洞穿山越嶺,二期總干渠95%都是洞渠,渠道全封閉,實現全程自流

  洮河全長673公里,年徑流量53億立方米,是黃河上游最大的一條支流,由南向北流經12個縣,匯入劉家峽水庫。

  洮河水怎么流到隴中旱塬?

  甘肅省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崇峰介紹,引洮工程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從源頭九甸峽水庫取水,沿著110余公里長的總干渠,經卓尼,穿渭源,過臨洮,最終分別到達隴西縣、安定區等縣區。去年底,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今年8月6日正式運行。

  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延伸,總干渠長95公里,從一期工程末端馬河取水,沿渭河和祖厲河的分水嶺,行至會寧黨家峴以北的馬家河溝,再沿葫蘆河與祖厲河分水嶺至會寧縣大山川結束。

  作為甘肅省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洮工程建成后,供水范圍涉及蘭州、定西、白銀、平涼、天水5個市轄屬的榆中、渭源、臨洮、安定、隴西等11個國家扶貧重點縣,惠及全省1/6的人口。

  引水工程如何穿山越嶺?

  甘肅省水利水電勘察設計院副院長朱發昇介紹,逢山開洞,遇水架橋,引洮工程最大特點就是隧洞多。一期工程總干渠87%是隧洞,剩余部分除了暗渠外,則是渡槽。二期工程沿線共171座隧洞,其中總干渠95%都是洞渠。

  打這么多隧洞,難度可想而知。一期工程17公里長的7號隧洞,遇到的是“含水疏松粉細砂”難題。“好比在面粉中打出一個固定的隧洞。”項目總監理工程師胡學平說,通過科技攻關,首次采用凍結施工,相當于“冷凍一座山”,攻克了這一世界性難題。

  朱發昇說,為經濟可行,降低調水成本,引洮工程利用水位落差,采取全程自流供水。為保障水質安全,沿線渡槽加了層水泥“蓋子”,實現輸水沿線渠道全封閉,防止污染。

  洮河水如何進入千家萬戶?

  洮河水出九甸峽水庫后,往東北方向一路向前,經總干渠、干渠及分干渠,到達沿線配套的自來水廠,再通過管網進入百姓家里。比如,一期工程9號隧洞,就建了3個分水口:一路沿總干渠掉頭向東南,到了隴西縣馬河水廠,為隴西、安定部分鄉鎮及通渭縣供水。另兩路,借著兩條干渠分流,直達榆中縣和會寧縣。

  二問:如何用水?

  70%用于非農,30%用于農業。調水線是生命線也是發展線,解決420多萬人的飲水問題,預計可實現工業增加值361億元

  甘肅中東部,缺水有多嚴重?

  甘肅省防辦主任朱建海舉例:1994年春夏之交的大旱,會寧、通渭等縣塘干河涸,連農民的水窖也見了底,60%的山區農民要到幾十里外拉水,水最貴賣到1噸20多元。1995年又遇大旱,會寧全縣52萬人面臨水荒,10萬人斷水,20萬人缺糧。

  調水線是一條生命線。甘肅省引洮建設管理局局長路澤生說,引洮一期工程建成運行,徹底解決了會寧、安定、隴西、渭源等7個縣(區)154萬人的飲水問題,為他們脫貧致富提供了可靠的水利保障。

  二期工程涉及范圍更廣、受益人群更大。徐崇峰說,工程將解決武山縣、甘谷縣、秦安縣及靜寧縣等8縣區268萬人的飲水問題。通過水源置換,改善地表水的過度引用,遏制地下水的超采,逐步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

  引洮工程年調水量5.5億立方米,其中,70%用于非農業用水,30%用于農業用水。非農業用水,首先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其次為生態用水、工業用水。

  調水線也是一條發展線。甘肅水利廳廳長魏寶君介紹,結合甘肅省扶貧攻堅行動,通過完善配套工程,提高受益區的供水保障率,成為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

  “洮河水來了,脫貧致富有門路了!”會寧縣頭寨子鎮農民董闊說,鎮里引進龍頭企業,帶村民種植優質蘋果,他和媳婦做起了“兩棲”農民,打工加種田,收入翻了番。

  有了水資源保障,一些貧困縣培育新產業,安定區打造全國“薯都”“淀粉城”,隴西縣將建中藥材飲片深加工基地……預計到2030年,引洮工程受益區可實現工業增加值361億元,可增加糧食和經濟作物總產量14萬噸,平均每畝增加產值1886元。

  引來洮河水,如何用好?

  魏寶君說,為了讓來之不易的洮河水發揮最大效益,全省將在工程受益區建成最嚴格的節水型社會。

  引洮工程將增加灌溉面積近50萬畝。魏寶君說,在這些地方,將大力推行節水農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使灌溉區形成節水、高效的農業特色產業。

  三問:水質水量如何?

  水質達Ⅱ類標準,可放心飲用。引水量不到洮河水量的15%,以豐補枯確保供水

  洮河水水質放心嗎?

  徐崇峰介紹,洮河水是優質的地表水。數據顯示,九甸峽水庫的洮河水,水質達Ⅱ類標準,按國家標準可以直接飲用,是放心的飲用水源。

  為了確保洮河水飲用安全,各自來水廠還進行了凈化處理。位于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的內官水廠,主要為安定區城鄉供水。水廠技術員介紹,以往他們主要是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水源,直接抽取的地下水,礦化度最高達到900毫克/升。經過水廠處理后,自來水總硬度幾乎接近國家限值450毫克/升。而用洮河水加工的自來水,硬度下降了一半多。

  對于百姓來說,最直觀的感覺是水綿了,水也清了。安定區居民王青說:“過去水壺燒幾天水垢就要清洗了,現在一個月都沒啥水垢。”

  內官水廠提供的數據顯示,用上洮河水后,自來水渾濁度明顯下降,大多時候小于0.1度。以前,用地下水當水源,自來水渾濁度能達到0.5度。

  記者在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受益區采訪時,老百姓都說,洮河水水綿、水清、水甜,好喝。

  通渭縣馬營鎮副鎮長王亮亮說:“過去吃水窖水,氟含量超標,許多村里人都和我一樣是黃斑牙。吃上洮河水,又甜又好喝,說不定哪天牙會變白呢!”

  徐崇峰介紹,在取水口九甸峽水利樞紐工程處,洮河水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8.25億立方米。引洮一期、二期工程共引水5.5億立方米,不到洮河水量的15%,低于國際通行的調水標準。

  調水水量有保障嗎?徐崇峰說,九甸峽總庫容為9.43億立方米。遵循洮河豐枯規律,利用九甸峽水利樞紐工程調節,以豐補枯,能確保為引洮工程供水。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