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鐵山魂——酒鋼“鐵山精神”命名30周年記述

時間:2015-08-10 10:56:5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巍峨雄關、斑駁烽燧,記錄著歲月的流逝,也見證著一種精神的崛起。

  酒鋼從1955年鏡鐵山礦發現至今,已經走過了60年發展歷程;從1985年“鐵山精神”命名至今,已跨越了30個春秋。這個在戈壁灘上艱難跋涉的企業,在古老的長城腳下,澆筑出現代化的“鋼鐵綠洲”和“工業王國”。

  撫今追昔,“艱苦創業、堅韌不拔、勇于獻身、開拓前進”的鐵山精神,貫穿了酒鋼艱辛坎坷的創業史和博大深沉的改革發展史,成為酒鋼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

  1958年1月,酒鋼廠區位置確定,因地界屬于當時的酒泉縣境內,故定名為酒泉鋼鐵公司。當年6月,酒鋼按年產鋼錠200萬噸的規模建設一期,二期計劃年產鋼錠360萬噸。

  要知道,當時全國鋼產量不到1000萬噸。由此,酒鋼與鞍鋼、武鋼、包鋼一起被排進國內四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的名單。

  然而,夢想之路絕非一帆風順。1960年,酒鋼剛剛建成一號高爐結構工程,就因為國家經濟陷入困境,酒鋼建設暫緩,5萬多名建設者被疏散。之后,酒鋼長期處于建建停停的窘境。

  1970年,在老一輩革命家的關懷下,酒鋼建設進程加速,由此也打響了一場“全國抬酒鋼”、力保當年“十一”出鐵的特殊戰斗。當時,全國25個省區市的325個單位,先后加入到支援酒鋼建設的行列。9月30日凌晨1時40分,一號高爐煉出了第一爐鐵水。出鐵后的酒鋼,雖然有了產品,但由于建設規模縮小、產品品種單一以及當時的形勢和認識局限等原因,企業每年虧損。

  當改革開放的曙光照耀戈壁,酒鋼終于迎來發展的春天!

  1985年12月24日21時10分,在戈壁灘上苦苦奮斗了27年的酒鋼人,終于盼到了煉鋼廠第一爐鋼水。當年年底,酒鋼實現利潤1000萬元,甩掉了冶金行業虧損大戶的帽子,進入了持續穩步發展的新階段。

  在建廠幾十年的奮斗歷程中,酒鋼建設者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生產、生活困難,在飛沙走石、渺無人煙的戈壁灘上,建成了西北鋼鐵工業基地,經受住了種種考驗,在開拓中一路走來,孕育了“艱苦創業、堅韌不拔、勇于獻身、開拓前進”的“鐵山精神”。

  1997年,“鐵山精神”被冶金部確定為全國冶金系統“六大”精神之一,鏡鐵山礦被命名為全國冶金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二

  勇于進取,敢于創新,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贏得主動權,這是酒鋼發展的一條寶貴經驗,也是“鐵山精神”賦予酒鋼人的頑強秉性。

  從1985年起,酒鋼用10年時間,實現了生產工藝的全面配套,建成高速線材生產線和二號高爐系統,為“九五”以后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進入“九五”以后,酒鋼以產品結構調整為目標,投資上百億元,先后建成了中板軋鋼工程、高線改造工程、爐卷軋機工程、200萬噸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不銹鋼工程、宏晟電熱工程等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在蘭州榆中和山西翼城建立了兩個異地鋼鐵生產基地,產品品種由單一碳鋼轉變為碳鋼和不銹鋼并重,產品結構由線棒材為主轉變為線棒板帶材齊全。

  “九五”末期,酒鋼鋼產量200萬噸;“十五”末期,鋼產量達到500萬噸;2011年,鋼、材產量雙雙突破1000萬噸大關。短短十幾年時間,鋼產量不斷翻番,創造了令人振奮的高速度。

  不銹鋼工程是酒鋼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標志著酒鋼進入鋼鐵高端領域,成為國內繼太鋼、寶鋼之后,第三家擁有從冶煉到軋鋼全流程的不銹鋼生產企業。

  近年來,隨著國內鋼鐵產能過剩,市場競爭加劇,不銹鋼和碳鋼冷軋、鍍鋅等一批高端產品,成為酒鋼抵御市場風險的“殺手锏”。

   三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激烈的市場競爭始終在考驗著酒鋼人的勇氣和智慧。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鋼鐵行業受到嚴重沖擊,鋼價持續走低,企業大面積虧損,多數鋼鐵企業經營舉步維艱。

  酒鋼人清醒地意識到:唯有改革,才能使企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唯有豎起“鐵山精神”的旗幟,才能凝聚起廣大職工的智慧和勇氣,才能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中突出重圍。

  酒鋼進一步深化改革,嚴格遵循“效益決定分配”的原則,建立起“收入能升能降,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的“三能”機制。通過改革,共分流職工1.8萬人。在崗職工人數由最多時的46000人,減少到28000人,其中生產主線不足2萬人,勞動生產率成倍增長,企業活力充分釋放。

  2008年,一場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國內鋼價跌入低谷,企業生產銷售一度陷入低谷。

  “鐵山精神”再次成為酒鋼人戰勝困難的精神支撐。一場通過繼續深化改革、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戰斗在酒鋼打響!

  打破群體考核分配中的大鍋飯現象,突出效益和責任;在競爭中對標挖潛,“逼”出經濟運行的最優模式;成立交易中心,為各類物資購銷搭建監管和服務平臺;大刀闊斧,著力在各項費用中“摳”票子,堵住“出血點”;積極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營銷策略,發展非鋼產業,面對“寒冬”尋覓生機……

  最終,酒鋼戰勝了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順利實現“十一五”經營目標。

  進入2013年以來,國內宏觀經濟持續下行,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急劇突出,內地鋼企紛紛“搶占”西北市場,困難再次考驗著酒鋼。

  丟掉一切幻想,背水一戰,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企業突出重圍!“鐵山精神”激勵著酒鋼人,全力投身于“生存、改革、轉型”的攻堅戰。

  堅持以效益為中心,降本增效,開拓市場,扭虧脫困;堅持深化改革,提高經營效率,落實責任擔當,增強發展活力;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加快鋼鐵主業提質升級,進軍有色、能源、化工等產業領域,創造新的效益增長點。

  逆勢奮爭的酒鋼,堅定地走上一條“浴火重生”的發展之路。

  四

  2015年4月30日晚,由酒鋼職工自編自導自演的舞臺劇《鐵山脊梁——田彬峰》,在甘肅大劇院上演,省上有關領導和380多名甘肅省勞動模范和先進生產者共同觀看了演出。

  這部舞臺劇的主人公是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省優秀共產黨員、隴人驕子田彬峰。田彬峰生前曾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技術優化方案40余項,成為酒鋼首批“金牌工人”。他在病床上完成了酒鋼第一本由技師編寫的12萬字的設備維檢技術手冊。

  多年來,“鐵山精神”被一代代酒鋼人傳承——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老礦山”蔣興章,用特殊材料煉成的“好鋼”劉富德,一把焊槍寫春秋的王菊花,高爐推移創奇跡的李小平,技術創新譜華章的陳永祺,練就雙手焊接技藝的杜鈞,綻放在鋼鐵世界的“鏗鏘玫瑰”王云平,在焊接世界里教書育人的教師楷模呂杰……他們是酒鋼人追求事業、完美人生的典范。

  30年來,以“鐵山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成為酒鋼特有的政治優勢,為酒鋼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

  今天,時代又賦予酒鋼人新的使命。有“鐵山精神”支撐的酒鋼人,一定會不辱使命,不斷躍上發展的新高度。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