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上半年甘肅省發展改革之經濟新常態

時間:2015-08-17 17:26:3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省呈現出經濟平穩增長、改革有序推進、開放不斷擴大、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日前結束的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委(擴大)會議對半年多來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分析總結,讓我們看到了全省發展改革中的許多亮點。為此,我們特意對這些亮點進行梳理,推出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本報記者 楊世智

  7.8%,這是我省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8%,這是我省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

  從7.8%到8%,0.2個百分點數字雖小,但其變化的背后凸顯了全省經濟穩中求進、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省委省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遵循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規律,注重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化解下行壓力,在聚焦精準扶貧中加快小康進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激發動力活力,統籌謀劃和扎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努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從7.8%到8%的回升,由此引出的是,下半年我省經濟發展將邁出更加堅定的腳步,確保全年經濟任務的完成。

  把握新趨勢,適應和引領新常態

  從7.8%到8%,展示了我省把握新趨勢、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發展能力新變化。

  早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王三運就指出,必須深刻認識新常態下階段性特征,適應好、把握好和引領好新常態,自覺做到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牢牢掌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今年一季度,全省經濟增長下降到7.8%,比去年回落1.1個百分點,一些主要經濟發展指標更是跌出預期。二季度,經濟增速小幅回升但發展動力依然不足。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下的復雜局面,省委省政府積極采取措施攻堅克難。由此,一系列穩增長的扶持措施相繼推出:及時出臺了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25條具體政策,制定了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鼓勵社會投資(PPP模式)等15個政策性文件,出臺了省財政配套補貼、豐枯期電價政策,加大大用戶直接交易政策落實力度,支持先進高載能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努力穩定工業生產。

  同時,我省積極對接國家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51.6億元,1007個項目納入國家7大類重大工程包,獲批建設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等重大項目,71個PPP項目獲準進入國家發改委項目庫;召開了固定資產投資推進工作會、國有企業和產業投資等專題座談會研究對策,組織開展了由14個觀摩團對應14個市(州)、基本覆蓋每個縣(市、區)的項目觀摩活動,推動重大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擴大有效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經過不懈努力,上半年全省經濟增長回升至8%,這一數字的變化,既與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預期目標相符,標志著經濟發展開始緩中趨穩、穩中有進,也意味著全省各級各方面把握新趨勢、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的能力正在增強。

  調結構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力

  從7.8%到8%,也展示了我省推進經濟發展動力的新變化。

  曾幾何時,甘肅產業結構長期以能源和重化工為主導,工業發展依賴于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等傳統產業。對此,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態勢下,省委、省政府順勢求變,扶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2014年我省結構調整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13.2∶42.8∶44,第三產業比重10年來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對此,專家學者認為,這不僅意味著我省產業結構得到優化,更意味著發展潛力在增大。但同時也有人發出質疑,認為這一變化還需要時間檢驗。

 

       今年以來的發展實踐,無疑對人們的這一疑問給予了回答。面對復雜的發展局面,省委省政府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利用市場倒逼機制,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一方面,注重綜合施策、多管齊下,最大限度挖掘和發揮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又順應經濟發展由投資、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化的趨勢,研究出臺落實中央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整合財政資金20億元設立蘭白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加快推動科技部批復的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引領和帶動各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隨著這些決策的不斷落實,上半年各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日益濃厚,涌現出了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電商零售額同比增長71.6%;旅游收入同比增長24.88%;二產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10.2%提高到11.5%;全省非公經濟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7.13%,新增就業同比增長19.39%,實現地稅收入占全省的50.8%。

  火熱的發展背后,折射出當前我省電子商務、旅游文化、娛樂休閑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勃勃生機。上半年,全省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三產占比達到50.3%,同比上升4.8個百分點,人們的質疑由此不再。

  抓項目促發展增強發展后勁

  從7.8%到8%,展示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后勁的新變化。

  年初,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把培育新增長點作為適應新常態的重要抓手,既促進“老樹發新芽”,又“無中生有”鍛造新的產業爆發點,不斷挖掘增長潛力。那么,如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又如何把新的增長點落到實處?

  事實上,省委省政府從2012年起就給出了明確的導向,那就是“抓項目促發展”。為此,從2012年開始,省委省政府每年都組織一次全省項目觀摩活動,按照“看新不看舊、看大不看小、看高不看低”的要求,引導各地項目建設。今年更不例外。

  上半年,為了增強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后勁和支撐,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加大“3341”項目建設工程實施力度:

  ——謀劃并推進“6873”交通突破行動,從2015年起用6年時間,完成交通投資8000億元以上,建成公路、鐵路70000公里以上,實現公路暢通、鐵路連通、航路開通3大目標突破;

  ——謀劃并推進“6363”水利保障行動,從2015年起用6年時間,完成投資3000億元,構建區域協調的水資源配置體系等“6大體系”,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努力實現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態安全“3大目標”。

  項目建設日前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8月6日,全省人民夢寐以求的引洮一期工程正式運行,我省中部地區150萬貧困群眾喝上干凈甘甜的洮河水,19萬畝旱地也會變成穩產高產的良田;引洮二期工程同時開工,概算總投資75.33億元,項目建成后將解決269萬群眾安全飲水、29.2萬畝農田灌溉問題。

  與此同時,我省進一步加快經濟、文化、生態三大戰略平臺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圍繞經濟戰略平臺打造,全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提升項目建設和對外開放水平。上半年蘭州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6億元、增長24%,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55億元、增長17%;大力實施“457”循環經濟推進行動,狠抓7項滯后指標提升和25個園區的循環化改造工作。

  ——圍繞文化戰略平臺打造,加快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推進文物保護“祖業”、文化事業、文化產業“三業”協同發展,啟動實施了全省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上半年,新開工各類文化項目204個,完成投資62.19億元,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4.73%。

  ——圍繞生態戰略平臺打造,加大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力度,初步劃定林業、物種、濕地、沙區植被四條生態紅線,建立了省市縣三級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體系,穩妥推進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3項試點;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方案獲批實施,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國第三個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授予“綠色工業園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項目是支撐發展的載體。從7.8%到8%,表明我省建設的這些項目正在進一步增強著未來發展的后勁。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