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黃泥堡裕固族鄉-肅州區黃泥堡裕固族鄉

時間:2015-09-12 14:27:3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宋玉丹點擊:
旅游資源
  

     歷史文化遺跡較多,保存有冰草井子,馬蓮井子,雙骨堆,大疙瘩,八里井子和官營墩等歷史遺跡。位于黃泥堡裕固族鄉東部的紅柳園,俗稱黃泥堡東灘,西起黃泥堡,東至排路井子,南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明花鄉毗鄰,北抵黃泥堡大墩與三墩鄉相接,面積58.4平方公里。1987年,被肅州區人羊雜碎湯民政府列為植被封護區,2006年區林業局已對全灘進行了整體封護。紅柳園經過近20多年的封護,植被覆蓋率高,約有萬余畝紅柳株高達到三米以上,風光非常獨特,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黃泥堡裕固族鄉是全中國人口較少的裕固族聚居地之一,保留著古樸濃郁、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加之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這里的民族習俗、民族文化原始而獨特,尤其是黃泥堡手抓羊肉、羊脂裹和民族歌舞遠近聞名,具有發展民族風情旅游的獨特條件。折疊編輯本段民俗特色

 


   黃泥堡裕固族鄉的農民主要從事畜牧業,信奉喇嘛教。在風俗習慣上近似藏族。奶和茶在當地農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一日三茶一飯或兩茶一飯的習慣,每天早晨起床后,一般都先將凈水或剛開鍋的茶舀一勺灑在帳篷周圍,意味著新的一天已經開始,然后調入酥油、食鹽和鮮奶反復攪動后即可飲用。如果再加上酥油、奶皮、曲拉(奶疙瘩)、炒面、紅棗或沙棗就可當早點了。中午也要喝茶,到了晚上,待一切勞動結束后,才開始正式吃飯。晚上吃的飯一般以米面為主,有米飯、面條、面片等。平時喜食牛、羊肉,通常把牛、羊肉做成手抓肉、全羊、牛、羊背子(即把完整的牛、羊臀尖帶骨煮熟上桌)、燜羊肉條、風干羊肉干、牛、羊雜碎湯等。除牛、羊肉外,也食豬肉、駱駝肉、雞肉或炒菜。食用牛、羊時常佐以大蒜、醬油、香醋等。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