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甘肅兩當縣:松濤漾綠鳳凰山 春風勁吹靈官村

時間:2015-09-16 10:07:1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境內,有一個著名的靈官峽,曾以作家杜鵬程的《夜走靈官峽》入選中學課文而著稱。靈官峽內有個村子叫靈官村,周圍是亞洲面積最大的野生白皮松原生區,郁郁蔥蔥的蒼松翠柏,蜿蜒逶迤的山路隱隱綽約,風景秀麗獨特。

  靈官村背靠著的“鳳凰山”,相傳曾有鳳凰從這里飛起而得名,山的頂峰建有“鳳凰”標志,順著石崖走下去就到了鳳凰窩。這里還有傳說中“八仙”之一張果老“成仙”的登真洞,是縣內著名的旅游景點。

  靈官村境內有著亞洲面積最大的野生白皮松原生區

  鳳凰山山腳下古色古香的靈官村民居

  靈官村近來的變化得益于全省雙聯行動的開展,三年來,雙聯行動如春風細雨,不僅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在這里漸漸繪就了一幅美麗的畫卷。而其中的最亮點,是給這里的村民帶來了思想上的新變化。

  目前,靈官村成為一個在“雙聯”工作中脫穎而出的典型,在雙聯行動和扶貧攻堅行動深度融合中的全面、成熟、耀眼、厚實的典型。為此,中國甘肅網承制的雙聯微電影《鳳凰山下靈官村》在此拍攝。

  “誰又能想到,曾經的貧困村,如今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還有了長遠發展的生計產業,”靈官村的“90后”駐村干部張銘銘帶領著記者走在村里的硬化道路上,欣喜的介紹著雙聯三年以來,特別是今年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深入帶來的巨變。

  村民干部一股勁 聯村聯戶又聯心

  駐村三年的張銘銘,見證了靈官村脫貧致富的夢想成真,“路邊亂搭亂建的危房不見了,村里的道路也硬化了,就算只有4戶村民居住的地方,也修了便民橋,雙聯干部來后,還為每一戶的村民謀劃了致富的新路子。”

  省檢察院聯雙聯辦副主任王偉接受采訪時說,三年前初次來到靈官村,發現村里的基礎設施比想象中還要落后,通往村里的唯一一條土路,是名副其實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在與當地老百姓聊天的過程當中,發覺大家在致富方面都是有需求但沒想法,苦于沒有致富的路子。

  省檢察院的干警們來到靈官村后,從改變村上基礎設施建設、轉變村民致富思路、發展產業三個方面,開始對這個曾經的貧困村開展幫扶工作。

  “靈官村境內有著亞洲面積最大的野生白皮松原生區,自然條件優渥,省檢察院檢察長路志強多次來到村上調研,和大家反復商討,決定引導農戶轉變觀念,利用資源優勢,發展育苗產業,”靈官村支部書記曹宗孟向記者介紹,三年來,通過在村上開展“小康互助組”、“聯心育苗專業合作社”,不僅壯大了白皮松苗木產業,還帶領著許多貧困戶在2013年先后脫貧。

  “省檢察院的83位干警為了村上的產業生計,一年駐村4次,與村民同吃同住,大家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果沒有雙聯干部對苗木產業銷路的幫扶,就不會有如今這樣紅火的日子,”曹宗孟坦言,村民們對雙聯干部親人般的感情,對村上干部開展村務工作助力不少。

  靈官村發展的育苗產業已達到了200多畝

  雙聯脫貧有良方 村民致富齊“點贊”

  “2012年聯村聯戶開始之初,靈官村發展育苗產業的只有3戶人,如今村上已經有70多戶人(發展育苗產業),200多畝的白皮松育苗基地了,”曹宗孟介紹,從靠種玉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開始轉變思路種植經濟作物;從只考慮溫飽的問題,到開始算細賬,思考怎樣能夠致富的問題,這是靈官村脫貧致富的關鍵。

  如今村里所有的平地都種上了苗木,這對于祖祖輩輩以務農為生的村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今年的政策特別好,有雙聯貸款、精準扶貧貸款,都是三年貼息的,”曹宗孟說,為了幫扶不敢貸款的貧困戶,還有本身缺乏發展能力、勞動力弱的家庭,省檢察院想出了“大戶帶小戶”的發展對策。

  “讓一些沒有發展能力、沒有發展意愿、思想不夠解放的村民,跟著大戶以政策入股,通過產業的發展,讓大戶承擔風險,把貧困戶帶動起來達到脫貧的目的,”曹宗孟說,通過引導群眾繁育白皮松、油松、七葉樹等苗木,靈官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2502元,提升至2014年的5200元。

  村民常建榮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從雙聯以來,村里的衛生條件、基礎設施等,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道路也暢通了,村容村貌也整潔了,還修建了垃圾房,其他村的村民都很羨慕我們,”常建榮說,自家也進行了多種經營,通過種植藥材和育苗,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家里的土房翻新了,經濟收入上去了,還娶到了媳婦,”2012年從外地搬遷到靈官村的鄭海軍說,來到靈官村的時候家徒四壁,就只有一間土房,經濟狀況非常不好,雙聯后省檢察院的干警幫他制訂了5年發展規劃,他一邊育苗,一邊養蜂,使他的生活蒸蒸日上。

  “村上的變化也很大,各家各戶門前路面都硬化了,現在‘進門不帶泥,出門不沾土’,生活非常便利,”鄭海軍說,省檢察院不僅幫他們硬化了村內道路,還硬化了山間護坡,有效減少了泥石流危害,還起到了美化村莊的作用。

  說起村上的變化,村民們仿佛有說不完的故事,和道不盡的感謝,鄭海軍說,像他這樣脫貧致富的家庭在靈官村還有很多很多。

  靈官村的道路已經全部硬化,讓村民出行更加方便

  靈官村果老文化廣場

  舊貌換新顏 靈官村里好風光

  白墻灰瓦的二層小樓,綠意盎然的苗圃和菜園圍繞著大小院落,嶄新的太陽能路燈在家家戶戶的院門口熠熠生輝,分類回收垃圾箱、水沖公廁等現代化的設施,將靈官村仿佛換了天地,再也不是那個連外村姑娘都不愿嫁進來的貧困村,變成了有名的“小康村”。

  “村里條件好了,外出打工的人回流也很明顯了,”村主任梁平平說,相較雙聯之前,村里百分之七八十的勞力都外出打工,現在已經回落到了百分之二三十,“村民們在附近打打零工就都回來發展育苗產業了,勞動力的回流對靈官村來說是好事,”梁平平感慨道。

  記者走訪靈官村之時,村口的果老洞旅游接待中心正在加班加點的修建,“去年靈官村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旅游扶貧重點村,再加上新規劃的徽縣至兩當高速公路又從靈官村經過,到徽縣、陜西鳳縣只有半個小時的車程,”曹宗孟這位“80后”村支書說起靈官村的發展表現的信心十足,未來的靈官村還將發展生態農村旅游產業,將幽美恬靜的田園風光展示給更多人,讓農家樂旅游也為靈官村致富奔小康添磚加瓦。

  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為靈官村帶來的不僅是生活水平的提升,雙聯和精準扶貧以來,還對這里的“農二代”、“農三代”的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再也沒有固步自封“靠天吃飯”的消極,取而代之的是主動思考、因地制宜,用實際行動讓致富夢想照進現實!

  中國甘肅網承制的雙聯微電影《鳳凰山下靈官村》在靈官村進行拍攝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