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公共自行車系統啟用以來,由于便捷、低碳、環保,深受廣大市民青睞。但在使用過程中一些市民的不文明行為卻讓公共自行車屢遭損壞,而且人為破壞的現象十分嚴重。
記者在火車站附近的公共自行車存放網點看到,存放不足20輛自行車的網點,就有四五輛自行車被損壞。一自行車存放點附近商鋪的劉女士說,她經常看到有些成年人坐在自行車上,邊打電話邊踩著腳蹬快速旋轉著,為此她還勸說過幾次,但根本不起作用,人家照樣騎著玩。隨后,記者走訪了七八個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發現除個別網點的自行車沒有損壞外,其它網點的車子均有不同程度損壞。
蘭州市公共自行車公司總經理何慧軍說:“公共自行車系統自登陸蘭州以來,時常發生人為破壞的現象。截至目前,已有600余輛公共自行車被惡意嚴重破壞及丟失,每天至少要維修自行車300多輛。”
當記者問及損壞原因時,何慧軍告訴記者,公共自行車運營之前就制定了《蘭州市公共自行車損壞、遺失賠償標準》,并在每個服務網點都有公示告知。同時,安排人員對每個自行車網點進行清潔維護。由于監管措施和保護手段尚不完善,即使發現公共自行車被損壞,也很難找到責任人。
除此之外,一些市民把自行車強制從鎖止器取出,騎完后扔到較偏僻的地方,自行車公司只有通過市民舉報才能把這些車子找回來。也有許多市民舉報,公共自行車被一些客貨車拉出蘭州,在外地發現蘭州公共自行車。“像這種情況,公共自行車后臺系統根本感應不到,所以也沒辦法找回來。”何慧軍說。
此外,公共自行車疑似流失也是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據何慧軍介紹,導致公共自行車疑似流失有兩種情況,一是車輛被盜,二是租車人沒有成功還車。根據監控錄像和收集的材料分析,對公共自行車進行毀壞的人員當中很多是學生,作案時間多數集中在凌晨1點到4點。另外,不少市民還車時,只是把車子推進鎖止器,并不檢查是否成功鎖車,由此給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丟失的自行車中,有三分之一是由這種情況造成的。為了及時尋回疑似流失的公共自行車,我們公司對提供48小時以外流失車輛信息者予以10元話費獎勵。從2014年9月至今,公共自行車公司已累計為市民獎勵了數千元。但是,目前車輛被損壞現象依然無法得到根治。”
“希望此次借“五城聯創”的東風,讓更多市民加入到監督公共自行車破壞行為的行列中來,發現惡意破壞公共資源時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以便使公共自行車這個環保綠色的公共設施更好地為市民服務。”何慧軍說。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