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團結鎮---安定區團結鎮的簡介

時間:2015-09-19 17:50:5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團結鎮位于安定區南部,距城18公里,東鄰李家堡鎮,南至隴西馬河鎮,西連香泉鎮,北與鳳翔鎮毗鄰。全鎮轄10個村,92個村民小組,3728戶16179人。其中回族681戶2680人,占全鎮人口的16.6%,回族主要分布在好地掌、寒樹、金花、寒水四村。

建制沿革

團結鎮因回漢雜居,體現回漢民族大團結而定名,解放后設唐家堡鄉,屬通安驛區(通安驛現歸隴西)所管,1958年成立團結公社,1983年改為團結鄉,2001年撤鄉建鎮。

地理環境

該鎮交通方便,寶蘭二線、定隴公路穿境而過。地勢南高北低,山脈南北走向,最高海拔2457米,最低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6.2℃,無霜期140天,年均降雨量430毫米,全鎮流域面積1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9660畝,人均占有耕地4.92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馬鈴薯、豆類、糜谷,經濟作物主要有胡麻、藥材,企業主要有磷肥廠,建材廠、淀粉廠。

發展狀況

2004年全鎮生產總值達7058萬元,人均產糧574公斤,人均純收入達1552元。

鎮政府所在地設有衛生院,水管所,信用社,糧管所,變電所、供電所、派出所、郵電所等單位,有鎮級初中一所,各村均有1所小學,共有教師180人,在校學生3519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團結鎮立足當地資源優勢,把馬鈴薯、畜草、勞務三大產業的培育壯大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積極引導,強化服務,加快發展。2005年全鎮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2500畝,占耕地的40.6%,總產量達45454噸,馬鈴薯收入人均達927元。鎮上依托退耕還林(草)工程,堅持以畜促草,以草帶畜,草畜轉化,實施牛羊良種工程,全鎮大家畜存欄4605頭,豬羊雞分別達到2820頭,3857只,11719只。鎮上把勞務輸出作為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積極搜集勞務信息,加大組織輸出力度,推動勞務輸出由無序型向有序型,由苦力型、體能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轉變。年輸出勞動力5380人,其中組織輸出1218人,勞動力資源潛力巨大。 另外,團結鎮與"千年藥鄉"隴西毗鄰,土地適宜種植柴胡、紅(黃)芪、板蘭根、甘草、紅花等多種藥材。鎮上把中藥材種植當作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戰略措施,大走藥材興鎮之路。2005年種植中藥材7500畝,戶均達2畝,藥材人均收入達918元。

鎮上還搶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狠抓了梯田建設和退耕還林(草)工程,修造梯田68276畝,人均梯田達到4.22畝,基本實現了"梯田化"的目標。完成退耕還林(草)15100畝,豐富的牧草資源,給畜草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