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今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以來,甘肅省交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承建的G109線水范項目、G312線豐馬項目、G312線苦界項目為載體,開展“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活動,通過制度創新、科技賦能、文化浸潤等組合拳,將安全生產理念深度融入工程建設各環節,不斷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6月3日,豐馬項目啟動2025年度"安全生產月"專項活動。各參建單位開展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宣傳咨詢日、隱患排查專項行動、隱患辨識科普活動、應急處置演練活動,推進安全宣傳進工地進班組“五進”活動。圖為工地人員在“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橫幅上簽字承諾。
讓制度“長牙”,全鏈條壓實責任到崗到人
責任清單化。豐馬項目制定《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將項目經理、安全員等12類崗位的48項安全職責細化到崗,要求“點必看、看必細、細必查、查必改、改必除”閉環管理,每周對照清單開展“履職打卡”,對未落實項直接與績效獎金掛鉤。
流程標準化。苦界項目針對黃土路基施工易塌方問題,編制《高邊坡開挖五步作業法》,從“勘察-放坡-支護-監測-驗收”全流程設置6道質控關卡,現場技術員持“工序確認卡”逐項簽字方可施工。
考核剛性化。水范項目推行“安全紅黃牌”制度,對違規操作累計3次者亮黃牌停工培訓,今年以來已下發整改通知書2份。
讓科技“賦能”,智能手段破解施工安全難點
智能監測全覆蓋。水范項目辦依托“智慧建造管理中心”,搭建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技術平臺,內容涵蓋班組管理、設備管理、危大工程管理、安全風險管控、應急管理等8個模塊,實現了安全網格分級管理與信息化建設的高度集成,給施工全流程上了“雙保險”。在平川黃河特大橋鋼板樁施工過程中,采用智能無線遠程監測監控采集技術,對鋼板樁圍堰沉降、位移及水情變化等各個方面進行實時動態監測與預警,預防事故災害發生;在水泉村橋、張家臺1號大橋等溝道上游安裝非接觸式水位雷達視頻一體化探測設備,用于監測溝道突發洪水和洪水流量變化情況,并通過短信等方式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發送至現場管理人員,以便人員、機械設備緊急撤離。
圖為水范項目智慧建造管理中心監控平臺。
AI檢測無死角。苦界項目引入無人機+AI識別技術,采用無人機對高邊坡開挖、上跨G30高速公路、教場溝、黃旭溝、莊浪河等橋梁施工進行航拍安全巡檢;在邊施工邊通車路段設置“衛兵”預警設備,當檢測到車輛時速超過 60km/h,系統會自動播報提醒車輛減速。
水范項目在橋梁墩頂架設探頭,自動識別未佩戴安全帽、臨邊防護缺失等違規行為,目前已累計抓拍并整改隱患3次。豐馬項目在水穩層施工中引入3D攤鋪技術,通過預設高程數據,使攤鋪機自動調節鋪筑厚度,盡可能減少人員來回穿梭;在壓路機前后安裝碰撞預警系統,以數字化、智能化施工提高現場施工人員和車輛的安全性,實現從“人防”到“機防”的轉變。目前公司各項目已引入和開發各類智能安防技術30多項。
圖為豐馬項目引入3D攤鋪技術減少人員來回穿梭。
圖為苦界項目用無人機對橋梁施工進行遠程航拍安全巡檢。
VR實訓強技能。水范項目還專門搭建VR安全體驗館,參建人員需完成“高空墜落”“觸電急救”等8個場景模擬訓練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目前已有2000人次通過沉浸式培訓提升應急能力。
圖為工地職工在VR安全體驗館參加模擬訓練考試。
讓文化“浸潤”,從知識競賽到演練培訓全員參與
知識競賽激發全員參與熱情。各項目堅持“以賽促學、以學促行、以行促安”,組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及勞務班組組成代表隊全員參與,競賽緊扣公路工程安全規范、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安全專項活動等內容,設置必答、搶答、風險挑戰等多類題型,全面檢驗參賽選手的安全知識儲備與應急反應能力,通過了解、熟悉、查找身邊安全隱患,在工地營造“學安全、懂安全、用安全”的良好氛圍。
圖為水范項目開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知識競賽。
協同聯動激活全員安全動能。各項目還邀請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地方交通運輸局、應急管理局等領導、專家開展安全隱患科普講座;開展“安全金點子”征集,廣泛采納對一線工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與屬地醫院、消防大隊聯合開展應急演練,應對事故處理、傷員轉運的高效響應。另外,各項目還通過安全早班會、觀看事故警示片等形式,將安全知識轉化為“每日三問”(問隱患、問措施、問應急),編制《農民工安全口訣》,以順口溜形式普及用電、吊裝等常識。
6月8日,甘肅省交通運輸廳邀請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安全中心總工程師李志強,在G109線水范項目作“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主題宣講。
積分超市讓量化安全有價值。水范項目在工地開設“安全文化積分超市”,提供方便面、礦泉水、洗衣液、香皂、毛巾、手套、掛衣架、創可貼、藥品等各種工地生活必需品,發放安全積分卡,對工人線上安全答題、線下發現報告安全隱患、日常作業安全考核、提出合理化建議進行考核積分,由達到安全積分的職工和勞務人員兌換免費領取。這種“小積分、大安全”的管理模式,使工地安全生產由“要我安全”走向了“我要安全”,實現了“小投入、大回報、零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標。
圖為工地勞務人員在安全文化積分超市兌換生活必需品。
從制度“長牙”、科技“賦能”到文化“浸潤”,甘肅交投公司各項目以“釘釘子”精神將安全管理落細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努力爭創“平安工地”省級示范項目。正如公司負責人所言:“安全生產永遠在路上,抓安全沒有捷徑,只有把‘想到萬一’的謹慎變成‘做到萬無一失’的行動,才能筑牢工程建設的生命線。”
作者:高匡宇
單位:甘肅省交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