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灘鎮地處騰格里沙漠南緣,景電二期工程古浪灌區腹地,南依新井鄉,東連冰草灣,西接大墩灘,北靠騰格里沙漠,是一個新型的井、黃混灌區和農業綜合開發區。
古浪縣海子灘鎮
1996年,宋德福不顧家人的反對,賣掉了維持家計的160只羊、18頭牛,開始了他宏偉而又遠大、渺茫而又充滿希望的漫漫長路。沒有水,治沙是紙上談兵。宋德福雇人在沙漠邊打機井,第一眼沒有出水,又挪地方,一連換了三個地方才打出一口60米深的機井。一眼機井就花去了宋德福多年的積蓄和變賣牛羊的錢。因為打井,他原本殷實的家庭一度處于貧困狀態。村里人說他在“胡整”;老伴說他在“胡干”,與他吵鬧;兒子、兒媳說他“瞎折騰”。治沙,最缺的是人力。春季植樹時間短,光靠自家人難以完成上萬棵樹苗的栽種。宋德福利用空余時間走親訪友,四處游說,“連騙帶哄”請他們幫忙植樹,三番兩次,親戚朋友不好請了,只好雇工,一天只給12元工錢。治沙,現在比以前情況好多了,政府和林業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提供治沙苗木,給予一定的補助,再加上栽植的一些經濟林有一定經濟效益,現在人工工資基本達到每天50元左右。7
現今,在沙漠外圍營造了以沙棗、白榆、花棒為主的防風固沙林,前沿營造了以新疆楊、二白楊、紅柳等為主的水灌阻沙林帶,中部發展以棗樹、大接杏為主的經濟林,初步形成了生態經濟型治理模式,經濟效益初步顯現。宋德福把植樹分為春秋兩季墑情較好和雨季時間造林,在墑情較好的時候多植一些,在墑情不太好的情況下少植一些。據縣林業局統計,目前,宋德福已栽植苗木723.8萬多株,初步形成了東起三板灘、西至紅沙灘的5.2公里長的基干鎖邊林帶,完成封沙育林面積4萬畝,上冰村的土地受沙面積從原來的60%減少到現在的10%左右。在宋德福的影響和帶動下,村民曹寶勝、朱德昌、宋德昌等人也加入到治沙的隊伍當中,以個體承包、聯戶經營為主,共同治理沙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