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三岔鎮---鎮原縣三岔鎮概況

時間:2015-09-30 10:23:5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三岔鎮位于鎮原縣西北部,東接環縣,西鄰寧夏彭陽縣,平均海拔1548米。2008年末,面積243.2平方千米,鄉鎮人口3663戶17252人。轄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高灣村。308國道過境。紀念地有三岔紅軍長征紀念館;名勝古跡有秦長城遺址,宋柳洲城遺址,道教名山老爺山,二郎山(相傳宋時楊延昭屯兵于此)等。

三岔鎮位于鎮原縣北部,地處甘肅、寧夏兩省區交界處。東接方山鄉,西連寧夏彭陽縣,南靠廟渠鄉,北依環縣演武鄉。距鎮原縣城84公里。

鎮原縣三岔鎮地屬山區地形

地形

三岔鎮屬黃土丘陵溝壑區,東西長22公里,南北寬12公里,鎮原縣三岔鎮地屬山區地形里。境內多為山區,另有少數地形為川道、溝道,大塬村有一小部分平原。土地面積2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萬畝。平均海拔1548米。

水文

三岔鎮境內有蒲河、康河、白家川3條主要河流,另有清水河、黑河等多條小河、溝溪。年均降雨量450.1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150天以上。2010年,有水源工程8829處,戶均占有2.4處,合計灌溉面積5200畝。

行政區劃

2010年,三岔鎮共轄10個行政村:高灣村,周家莊村,肖園子村,米家川村,寺莊灣村,榆楊灣村,安岔村,石咀村,董渠村,大塬村。72個自然村。

機構設置

三岔鎮黨政機關設:黨委、人大、政府,下屬機構設有:

1、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

2、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所;

3、農業服務中心;

4、企業管理辦公室;

5、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

6、文化廣播電視站;

7、黨委、政府信訪辦公室。 

三岔鎮人民政府辦公地址:宜州市三岔鎮三岔街322號

社會

鎮原縣三岔鎮三岔中學

教育

2010年,三岔鎮有完全中學兩所,小學1所,幼兒園1所,在校師鎮原縣三岔鎮三岔中學生2900多人。

文化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長征途經三岔鎮;1936年,紅軍西征后,于同年10月建立了三岔區蘇維埃政府,同時建立了秘密區黨委;1936年至1937年,陜甘寧獨立師駐三岔鎮。現建有三岔革命烈士陵園和紅軍長征三岔紀念館,為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體育

止2010年連續三年,三岔鎮政府共投入資金30萬元,建成每村一個標鎮原縣三岔鎮社會事業建設準水泥籃球場,鎮政府建成了占地30畝的鄉鎮全民健身廣場,同時舉辦鄉鎮農民運動會,共25個代表隊的950名運動員參加了拔河、籃球、田徑、乒乓球、中國象棋、秧歌6個項目380場次的比賽。利用傳統節假日開展拔河、跳繩、踢毽子、舞獅、武術、高蹺等內容的民間體育、大眾體育健身活動。

鎮原縣三岔鎮社會事業建設

人口

2010年,三貧鎮共3663個農戶,17525口人,其中女性8136人。共有黨支部17個,黨員555人,女黨員77人。其中農村黨員476人,機關黨員78人。

經濟

綜述

三岔鎮累計梯田面積4.56萬畝,戶均12.4畝,人均達到2.63畝,林草覆蓋面積8.47萬畝,人均4.9畝,農戶通電率達到99.8%。2008年小城鎮建設拓寬延伸主街區12500平方米,實現街區鋪油罩面1.8公里,新建商貿樓8幢3500平方米。移動夢網、"小靈通"機站、聯通通訊網絡相繼建成開通。鎮內賓館、旅社、飯店17家,可供1000人同時就餐做休。現有大型綜合批發市場1處,農副產品收購市場1處,活畜交易市場1處。

第一產業

三岔鎮以草畜、杏子、黃花、勞務、石油為主的五大產業格局,占經濟總量的80%左右,其中草畜、勞務產業已成主導產業,牧草留存面積達5.2萬畝,戶均14畝,有千畝草片3處,500畝草點6處,規模養殖580戶,建有暖棚1230座,簡易羊舍920處。大家畜飼養量達到6353頭,戶均1.8頭,羊存欄1.5萬只。草畜產業收入已占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以上;年均輸轉外出務工人員5000人次,勞務收入占到人均純收入的35%以上。

第二產業

三岔鎮有大型非公企業15家,年均產值9300多萬元,上繳稅金500多萬元,涉及磚瓦、水泥預制、羊絨毛加工、畜禽養殖和黃酒、食醋釀造等方面。牧青山羊絨公司、泰興牧業公司、華德羊絨公司以及三岔獺免、西門塔爾良種牛、千只羊養殖繁育基地等名牌企業組成了三岔養殖及羊絨毛加工集團。

2009年,三岔鎮工農業總產值916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512萬元,農業總產值4656萬元;糧食總產量8715噸,油料總產量304噸;財政收入1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08元。

交通

"309"國道東西穿越三岔鎮全境,鎮三、三殷、廟三、楊旗等縣鄉公路縱貫南北,境內長度達46公里,構成了以三岔鎮為中心的"十"字架公路網,通村等級路13條145里。

旅游

概況

三岔鎮秦長城遺址尚在,西夏王元昊曾屯兵筑城,宋將楊文廣曾屯兵于鎮原縣三岔鎮烈士陵園此,建柳洲城,抗御西夏,現遺址猶存;1935年10月10日紅軍長征途經三岔鎮時,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留宿天主教堂,此處1983年5月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市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以來建成的"三岔紅軍長征紀念館"和"三岔革命烈士陵園",使這里成為人們了解歷史,緬懷先烈業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道教名山--"老爺山"和宋時楊延昭屯兵的"二郎山",山青水秀,綠樹成蔭,每年三月三香火繚繞,游客云聚。

鎮原縣三岔鎮烈士陵園

文化廣場

三岔鎮文化廣場位于蒲河北岸,地處三岔鎮中街回民聚居區,占地7500平方米。廣場于2009年9月初規劃建設,三岔鎮籌資290萬元,拆遷了三岔保險所等沿街單位危舊房屋84間,新征用土地3200平方米,歷時9個多月,完成了全部建設任務。廣場建設總體布局以臺階式為主,廣場兩側配套建設步行街兩條7560平方米,四周統一栽植綠化常青樹木,建有小型花園12處,綠化面積達560平方米;廣場中央建有"三陽開泰"雕像一座,配有供人們納涼談心的涼亭一座,廊架兩處;建有塑膠籃球場地一處,羽毛球場兩處;同步建設文化娛樂大型露天舞臺一處,舞臺中央雕有紅軍長征大型浮雕一幅,兩側矗立8座龍雕石柱,周圍安裝巨型高桿廣場燈1座,小型中華燈10座。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