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最美甘肅,靈動天水(三)

時間:2015-10-13 11:18:21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四(飲食文化)

    在歷史上素有隴上小江南的天水,不但有幾千年的古文化底蘊,更有那獨具魅力的民俗小吃,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天水呱呱
  呱呱,是天水一帶的一種特殊食品。呱呱有“秦州第一小吃”的美譽,多為蕎麥淀粉加水在鍋中以慢火燒制而成,待晾涼后即可出鍋,食時切成小塊,也有的是從手指縫中捏出的小塊,然后佐以特色調料,其口感綿軟、味道香辣。
  相傳呱呱曾為西漢末年天水割據政權隗囂時期的宮廷食品,隗囂的母親對呱呱有著特別的嗜好,并用御用廚師專為其烹制呱呱,之后當隗囂被劉秀打敗投走西蜀之際,這位御用廚師便留在了當地,并開了一家經營呱呱的店面,呱呱由此也得以流傳下來,成為天水人的最愛。
天水釀皮
 
釀皮是天水市著名的地方風味小吃,天水各縣區的每條街巷都有賣釀皮子的小館、小攤,還有推車挑擔、串戶叫賣的。這種涼吃的食品,在夏秋炎熱天氣里,最受人們歡迎,食用者非常普遍。
天水甜醅
 
  這是一種美味香甜、酒味甘醇的甜食品。
    甜醅是將麥仁和酒曲相拌后通過發酵而制成的一種帶有酒味和甜味的食品,因此,又叫“酒醅”,其制作工藝看似簡單,但要求很高。發酵一般采用陶罐,最主要的是對溫度的掌握,一是對麥仁淘洗后晾曬溫度把握,一是對發酵過程中溫度的把握,而且這些溫度還會隨季節、天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甜醅味道的優劣完全取決于釀制者的經驗。另外,在制作甜醅的過程會生成一些甜醅酒,味道醇香,且極為少見,而且營養價值也非常高,是難得的民間飲品。
天水漿水面
 
  漿水面是漿水作湯,加上蔥花、香菜等制作的一種面條。天水城鄉人民十分喜歡吃漿水面。 漿水面有清熱解暑、治療疾病之功效,可單獨作飲料。在炎熱的盛夏,喝上一碗漿水,會使人感到清涼爽快,又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常食用漿水面還能治一些疾病,有高血壓的病患者經常吃些芹菜漿水,能起到降低和穩定血壓的作用。對腸胃和泌尿系統的某些病癥也有一定療效。有的醫院用漿水配合藥物醫治燒傷,可大大減輕患者疼痛,取得顯著療效。
清真碎面
 
  清真碎面的做法與其它面條的做法大致相同。不同處在于把面搟開后,不立即切,要晾成柔干再切成菱形。面要搟得又薄又勻,切得又細又勻,切成的菱形小片長約1厘米左右,形如雀舌,碼在盤中。也有人不稱碎面,而形象地稱為“雀(天水人讀雀為qiao)舌頭”。
  清真碎面的臊子非常講究,先把炒好的半生羊肉丁放進飯水中,用文火慢煮,等煮出香味來,再配入切成丁、粒與細條形的海帶、榨菜、雞蛋餅和蝦皮等,燴煮成香味濃郁的臊子。食時,在煮好的碎面上澆淋上臊子,放上一撮香萊,調上醋、鹽、油潑辣子,味精等,香氣透鼻,令人食欲大增。吃清真碎面時,因面切得非常碎細小,配菜也隨其形以細為佳,故多不用筷子,而用湯匙。
天水肉夾饃
 
  天水肉夾饃是用軟饃夾軟肉的一種快餐。軟饃選擇精制面粉,發酵成起面以獨特的手工蒸烤成,既軟又柔。肉為大鹵肉,以肋條肉為最佳。將肉切成片狀夾入饃內,灌注少許鹵湯,柔軟可口,肥而不膩,味美醇香,老少皆宜。肉夾饃的鹵肉配料采用多種原料,其中的湯則為陳年老湯,秘方從不外泄。肉夾饃在甘谷又叫卷子肉。
天水豬油盒
 
  豬油盒是甘肅天水的名小吃,當地人都稱之為清代宮廷點心。它是在宮廷點心“豬油餑餑”的基礎上改制的。
  天水豬油盒具有酥脆松軟、滋味濃香、色澤艷麗、油而不膩、酥而不碎等特點。善良、勤勞的天水人民依賴傳統制作工藝,用普通的原料創造出頤養天年的美食。
天水涼粉

     天水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制作考究,佐料獨特。用蕎麥制成的涼粉柔軟滑爽,用豌豆制作的涼粉晶瑩透亮,還有用扁豆、粉面等制作的涼粉。其中用蕎麥制作的涼粉工藝復雜,風味俱佳。蕎麥涼粉是先把蕎麥碾成蕎珍子,去衣后,把蕎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后用馬尾編織的細籮過濾,濾出的精華部分入鍋用溫火熬煮,熬成稀粥狀后舀入盆中。冷卻變得軟硬適宜時,即可食用。食用時,可削成長條形薄片,也可用專用的“撈撈”撈成長粉條狀,盛入碗中,調入油潑辣子、芝麻醬、醋、醬油、芥末、蒜泥、精鹽、花椒面等佐料,吃起來往往使人食欲大增,胃口大開。
打鹵面
 
天水打鹵面用烏龍頭、芹菜、 木耳、黃花、豆腐干、大肉、丸子、夾板肉切成塊、條、片,不帶湯炒成臊子,澆上稠糊狀芡汁。再用麥粉扯面條,面寬2厘米以上,煮熟扯面,撈人大碗中,澆上臊子,調入油潑辣子、醋、鹽等佐料即成葷大鹵面。臊子中不放肉則為素大鹵面。特點是面寬、臊子大、碗大、臊子稠,與面條緊緊粘在一起,味美可口,充分體現了西北人粗獷豪放的性格。
張川羊羔肉
 
張川羊羔肉主產于關山林區,肉嫩味純,色澤鮮艷,尤以小尾寒羊為最。以羊肉為主要原料的手抓羊肉、清燉羊肉、羊肉泡饃是隴上美味。
天水雜燴
    除天水呱呱、天水漿水、天水豬油盒、秦安麻腐饃、秦安肚絲湯等小吃之外,還有更受歡迎的天水雜燴。把雞蛋清和蛋黃攪勻,攤成薄餅。取鮮五花肉剁碎,放入鹽、粉面、花椒后拌勻,加在兩層薄蛋餅中間壓平,上籠蒸熟,切成條形,便做成夾板肉。以夾板肉為主,配以響皮條、丸子,澆上雞湯,撒上蔥花、香菜、木耳等,盛入湯盆,量足湯多,葷素搭配,邊喝邊吃,不油不膩,味道鮮美。
面魚   
     面魚是北方夏天常見的一種面食,在北方某些地方的方言里又稱為“鍋走(方言里蝌蚪的發音)”,形狀似小魚或蝌蚪。   在早期,面魚主要是用玉米面粉制作的,現在面魚主要是使用小麥面粉做成的,工藝相對玉米面魚有很大改進,口感也提升許多。能用單一的面粉做出爽滑可口的面魚,也可以說是北方人在面食文化上的一大貢獻吧。
麻食
    麻食,是天水的一道居家小吃,做法如下:1)和面,面要稍微軟一些,并醒二十分鐘; 2)面團搟薄成1cm左右厚的面餅,再切成1cm寬的面條,切好的條用手在案板上稍微滾成圓柱;  3)圓柱均勻切成小面丁。 4)案板上撒面粉,用大拇指在面丁上輕微摁一下,借著摁勁輕輕搓一下,面就會卷起來,像一個貓耳朵的樣子。表面稍微粗糙的案板易搓成形。 5)把“貓耳朵”煮熟。   6)各種蔬菜,切成開心果大小的樣子,炒熟;  7)西紅柿切小塊,在鍋中炒成醬,加足夠的水,水開后放入青菜和調味料。8)將煮好的麻食以及黃豆,炒好的配菜倒入湯中,大勺一攪,盛入碗中,滴幾滴辣椒油。 麻食不僅可以煮著吃,也可以用清湯煮熟后,撈起現炒(俗稱炒麻食)。
天水花牛蘋果   
 
    1974年天水被確定為全國6大外銷蘋果產地之一,其中北道區廿里鋪鄉花牛寨培育的花牛蘋果色澤鮮紅,五棱突出,個大皮薄,汁多肉厚,濃香可口,聲著夏。1965年,首次運至香港試銷,香港辦事處又賣給英國貿易商,再由英國貿易商轉銷給美國貿易商。幾經周轉,花牛蘋果異彩初放,轟動一時,評價超過了美國王牌蘋果“蛇果”,并壓倒世界各國名牌蘋果,獲得了世界王牌蘋果稱號。以后,我國正式以“花!弊鳛樘O果商標,向外大量出口。1985年,在農牧漁業部全國優質產品展評中,花牛蘋果再次奪魁,現已成為天水市的支柱產業。截至1997年,全市種植面積達到80萬畝,其中50萬畝已掛果,總產量達22.5萬噸。
甘谷辣椒
 
    甘谷辣椒主要產于磐安鄉,形似牛角,體長18-20厘米,粗細1厘米左右,色澤紅亮,辣味濃烈,肉質肥厚,油分多,味辣且香,容易干燥,又耐久存,久負盛名。現種植面積已發展到近5000畝,全年收獲辣椒干250萬斤,每年有1000多噸出口到東南亞國家和印尼、新西蘭、朝鮮、斯里蘭卡和港、澳地區。
武山水煙
 
   “金”字牌水煙是武山洛門水煙廠產品,色澤金黃,絲細均勻。1992年,“金”字牌水煙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成果優秀獎。
清水沙棘
 
  沙棘具有祛痰、利肺、養胃、健脾、活血、化瘀的功能,被廣泛用于醫藥、保健、美容及高級食品領域。清水縣具有豐富的野生沙棘資源。86年清水建成年產萬噸沙棘飲料生產線和沙棘果油生產線;92年又建成年產30噸沙棘籽油生產線。此外,還有沙棘果酒、果汁、果醬等。其中有五個省優、部優和國家名優產品榮獲國家級金銀獎15項。
黨參
 
   黨參屬桔梗科多年生草質藤木,一般生長三年以上成熟。全株有特異氣味,參體各部分均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天水黨參種植面積達1.11萬畝,總產量908噸。商品量為900噸。
藥材   
  野生藥材資源豐富,主要有半夏、柴胡、甘草、茵陳、蒲公英等共計148種,商品藥材74種,年收購運銷量達600多噸。
馬鈴薯   
   天水馬鈴薯具有個頭大,淀粉含量高,品質優良,味香的特點。全市播種面積達87萬畝,總產量11.07萬噸。主要銷往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北京等地。韭菜    武山縣有隴上最大的韭菜基地,以葉寬、肉厚、馨香、滋補性好而名揚隴上,F種植面積已達7000畝左右。
大蒜、蒜薹  
    武山縣盛產蒜苗,北道區大規模種植蒜頭和蒜薹,蒜頭有柴皮和白皮兩種,蒜薹年產量數萬公斤,銷往西北和西南各省區。
烏龍頭
 
  烏龍頭學名楤木,生長于天水林區。每年春季從枝條生出嫩芽,形如大拇指,芽長四厘米左右即可采取食用。拌成涼菜,其味略帶苦辛,風味獨特。也可熱炒或燴入大鹵面食用。
蕨菜    
蕨菜又名龍爪菜,野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摘其嫩葉食用。肉嫩、味鮮、無污染、營養豐富。單炒、涼拌、煲湯、配菜俱佳。張家川縣年加工蕨菜12萬公斤,主要出口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區。

天水市北道板栗


 

  板栗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我國城鄉人民喜愛的節令食品。據測定,板栗果肉中含有淀粉、糖、脂肪、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A、B1、B2、C等多種營養萬分,可炒食、做菜或磨成栗粉食用,是果菜、果糧兼用食品。

  天水是中國板栗的原產地之一,小隴山林區分布著大面積野生板栗天然林,著名的“天津甘栗”相傳是秦始皇修建長城時,從寶雞、天水引種并作為屯軍備糧在當地栽培得以發展、北道區東部現有天然野板栗約0.4萬畝,主要分布在東岔、立遠、吳砦等林區。


    天水被譽為“隴上小江南”,這樣的名號足以映射出天水的資源及物產情況,而其資源和物產的豐實主要體現在農、林、礦產等方面。不一一做敘述,我們用圖片來體會特色天水吧!


 


 



 



 



 


 


 


 


 


 


 

(圖片均來自于網絡)

(五)天水之最


1、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陰陽八卦文化最早的發祥地
2、大地灣原始人遺址創造的歷史之最A、世界最早的水泥地面 B、世界最早的油菜籽和黍 C、中國文明和文字的源頭之一 D、中國最早的連環畫 E、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筑 F、中國最早的彩陶 G、中國雕塑的發源地之一 H、中國最早的繪畫 I、中國農業和畜牧業的發源地之一 K、中國紡織技術的發源地之一 L、中國最早的禮器 M、中國最早的度量衡 N、中國最早的暖氣設備 O、中國最早的打擊樂器 P、中國最早的十進制 Q、世界最早的防火涂料
3、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的發祥地
4、中國最早的兩個縣——冀縣和卦縣
5、中國最早的大夫——醫緩和醫和
6、放馬灘戰國秦漢古墓創造的歷史之最 A、世界上最早的地圖——木板地圖 B、世界上最早的紙——紙地圖 C、世界最早的十二生肖 D、中國最早的歷書——《日書》 E、中國最早的毛筆和木尺 F、中國最早的傳奇小說——《墓主記》 G、中國樂律史上的最早文獻——《律書》 H、中國最早的花鳥畫——表現被縛老虎掙扎咆哮場景的木板畫
7、中國最早的養蜂人——姜歧
8、中國最早的書法評論——趙壹的《非草書》
9、中國最早的沙盤
10、世界文化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觀——璇璣圖詩
11、中國最早的小說家之一——王嘉
12、麥積山石窟所創造的歷史之最 A、世界上自然景色最優美的石窟 B、世界上工程量最為奇險浩大的石窟 C、中國最早的山水畫 D、中國各代泥塑藝術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E、中國最早將佛教藝術世俗化民族化的地方 F、中國最早的經變畫 G、中國四大石窟中唯一靠當地民間力量開鑿的石窟
13、世界最大的浮雕菩薩像——水簾洞石窟浮雕
14、中國唯一具有小乘佛教特點的石窟——水簾洞石窟
15、中國最早的陽臺——宋墓陽臺
16、中國最早的交通法規——賤避貴少避老輕避重去避來
17、世界最古老的柏樹之一——南山古柏
18、世界最古老的玉蘭樹——甘泉寺雙玉蘭
19、世界上唯一按北斗七星布局的古民居——石作瑞故居
20、天下趙氏宗祠——天水堂
21、中國最早的古民居之一——李廣故居
22、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回族翰林公——哈銳
23、甘肅最早的現代民營企業——天水炳興火柴股份有限公司
24、中國回族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后街清真寺中國伊斯蘭教哲合忍耶學派的圣地——張家川宣化崗
25、中國伊斯蘭教哲合忍耶學派的圣地——張家川宣化崗
26、甘肅最早響應辛亥革命并取得成功的地方
27、甘肅最早的鐵路——天寶線(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難修的鐵路之一)
28、中國第一個水土保持機構——甘肅天水水土保持實驗區
29、世界上最短的的高速公路——天北高速公路(也是甘肅最早的高速公路)
30、絲綢之路保存最完好的路段——關山古道
31、中國最著名的手工藝品之一——天水雕漆和天水絲毯
32、世界生肖篆刻藝術的發源地
33、中國戲曲的發源地
34、中國元雜劇的活標本——武山秧歌
35、中國最早的消費品安全標志——長城標志
36、中國入世后打贏的第一場反傾銷案官司由天水海林軸承廠獨家應訴


37、中國最大的芯片生產基地之一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