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周家鄉--正寧縣周家鄉簡介

時間:2015-10-14 16:04:4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點擊:

周家鄉地處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北塬最西端,南與陜西省彬縣毗鄰,西與陜西長武接壤,北與寧縣隔無日天溝相望。全鄉總面積11.7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5.29萬畝。地形東高西低,東寬西窄略呈三角形。境內塬、梁、川、峁、溝相間,是典型的黃土高塬溝壑區。

正寧縣周家鄉

數值

年平均氣溫8.3攝氏度,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400多小時,年平均降雨量635毫米左右,無霜期年平均180天左右。轄13個行政村,72個村民小組,5629戶,2522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77人,農業人口24543人。

文化

周家鄉人文歷史積淀深厚,自然資源豐富。這里出土的石器、彩陶等文物省市罕有;剪紙、香包刺繡等民間藝術異彩紛呈;民歌、曲藝等黃河文化源遠流長,曾被慶陽市行署命名為"民間藝術大師鄉"。

行政變更

根據《甘肅省民政廳關于慶陽市西峰區合水縣華池縣正寧縣環縣鎮原縣所轄溫泉鄉等11鄉撤鄉改鎮的批復》(甘民復〔2014〕148號),撤銷周家鄉,設立周家鎮。

行政區劃

周家鄉村委會13個,分別為:周家村、房村、蘆家堡子村、梁家村、下馮村、西莊村、橋坡村、燕家村、核桃峪村、宮家川村、大璋村、惠家塬村、車家溝村。

經濟狀況

全鄉盛產小麥、玉米、豆類、油料等,素有"糧倉"之稱。大麻生產、柳編加工歷史悠久,其加工生產的柳編簸箕遠近馳名,行銷大西北。

周家鄉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富民富鄉為根本出發

柳編加工

柳編加工點和立足點,發揮優勢,揚長避短,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初步形成了石料、建材、地毯、鋼門鋼窗、柳編加工五大工業主導產業和烤煙、林果、蔬菜、畜禽、荏籽五大支柱產業,每年栽培優質烤煙1.4萬畝以上,生產優質煙葉540多萬斤,實現產值1800多萬元,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近千元,2004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28元,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350萬元,財政收入完成220多萬元,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城鎮建設

鄉黨委、政府立足鄉情,大膽謀劃,果斷決策,2003年,按照"小城鎮、大戰略"的發展思路,提出了"三年投資四千元,建設一個新周家"的基本構想,并于當年春末夏初,組織實施了正周商城建設、十字街道開通,鄉政府搬遷三大工程。到11月底,三項工程全部竣工,完成建設投資1350多萬元。2004年,鄉上繼續組織實施了正周商城硬化、街道排水、電網改造、舊房拆遷改

熱鬧的集市

熱鬧的集市建商貿樓、"康樂"住宅小區建設五項重點工程,完成投資1300多萬元。2005年,鄉黨委、政府進一步做大城鎮建設文章,規劃實施了拆遷改建商貿樓,街道油路罩面、商業門前人行道彩磚硬化、街道路燈安裝、街道綠化、公廁建設、康樂新村建設七項重點工程,計劃完成投資1340萬元。以城鎮化建設為突破口,全鄉基礎設施建設和非公經濟均得到了全面發展。2004年,全鄉固定資產達到1600萬元,工業投資完成300萬元,分別是前十年的總和。

全鄉村村通公路,農民戶戶住上了磚瓦房,電視普及率達到了100%,程控電話全鄉達到近3000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欣欣向榮、興旺發達,黨的建設和物質、政治、精神文明三個文明建設不斷發展。2004年,鄉黨委被中共甘肅省授予"全省基層組織建設五個好鄉鎮黨委"稱號,慶陽市委、市政府先后命名該鄉為全市"科技創先鄉鎮"、"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等,受到表彰。周家鄉位于正周公路沿線,211國道穿境而過,西靠西平鐵路,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不僅有十分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石料等自然資源,而且有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豐富的地下資源,正南煤田正在建設中,據測算,煤炭儲藏量達18多億噸。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