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太昌鄉--寧縣太昌鄉的鄉鎮概況

時間:2015-10-16 16:27:3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太昌鄉,吳鳳公路沿線,現轄 9個行政村, 78個村民小組, 耕地 2.49 萬畝。該鄉是隴上革命先驅、寧縣第一個黨支部創建者王孝錫的故鄉。所產蘋果、核桃、花椒比較有名,以建筑業為龍頭的鄉鎮企業發展迅速。

太昌鄉位于甘肅省寧縣西南部,吳鳳公路沿線,現轄11個行政村,75個村民小組,16212口人,耕地2.49 萬畝。太昌,金、元、明、清俱稱太昌,其名來歷無考。太昌鄉是隴上革命先驅、寧縣第一個黨支部創建者王孝錫的故鄉。太昌鄉原面寬闊、平坦、資源豐富、交通方便。改革開放以來,鄉黨委、政府帶領太昌鄉人民發揚老區精神,團結奮進,使經濟、文化和各項社會事業都有了長足發展。以建筑業為龍頭的鄉鎮企業突破億元大關,蘋果、烤煙、核桃、花椒、畜牧、瓜菜已成為支柱產業。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400元。

鄉鎮概況

自然環境:太昌鄉位于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總土地面積7.56萬畝,耕地面積2.46萬畝。

行政區劃:轄11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3776戶,鄉鎮總人口16212人,鄉鎮從業人員 5870人。

四通情況:11個村全部通電、通郵,5個村通電話,7個村通公路。

文教衛生:有各類學校17所,教師171人,在校學生4120人。有醫院、衛生院1所,醫生6名,病床6張。

經濟指標:2001年,糧食總產量3579噸,農業總產值769.37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7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52元,財政收入91.60萬元。

名優特產:蘋果、核桃、西瓜、黃花菜、花椒等。

經濟發展

2006年以來,在寧縣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直有關部門的關懷指導下,太昌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寧縣縣委十三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寧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廣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使太昌鄉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

早勝牛產業的開發。一是抓太昌鄉養牛。借助世行貸款和群眾自籌資金,加大養牛規模。太昌鄉養牛戶達到1071戶,牛存欄達到2504頭,占計劃2500頭的100.2%,新增規模戶22戶,占計劃20戶的110%。二是抓規模牛場建設,啟動了聯合養牛小區,使小區牛存欄由年初的存欄不足30頭增長到130頭。三是抓楊咀養牛重點村建設。全楊咀村養牛戶達到210戶,牛存欄536頭,規模戶38戶,當年新增90戶,新增養牛66頭。四是抓牧草種植。太昌鄉共種植各類牧草1909畝,其中多年生牧草900畝,一年生牧草1009畝。五是抓動物畜禽防疫。先后四次組織防疫人員,集中進行了動物防疫,使牛、羊、豬等家畜免疫注射率和耳標佩戴率分別達到了98%和96%,太昌鄉未發生流行性疫病。六是抓經費和人員配備。落實了防疫經費1500元,并為每村確定了一名防疫人員。

特色產業開發。1、瓜菜生產。完成瓜菜種植面積3860畝,占任務3500畝的109%。2、藥材種植。朱家、劉堡、肖家等村共種植柴胡、大黃、生地、丹參等中藥材580畝,占任務500畝的104%。3、行業協會組建。組建太昌鄉文化產業和太昌鄉果品營銷兩個協會。林果生產及綠色生態和諧家園建設。2006年秋季栽植果樹2740畝,其中申明、聯合、肖家、茍家四個村集中連片栽植1760畝。太昌鄉果園面積達到8360畝,年收入1200萬元。同時,按照綠色生態和諧家園建設目標管理責任書及“五個一”重點工程要求,太昌鄉共綠化道路6條34.6公里,綠化街道1500米,建綠籬帶1800平方米。太昌鄉11所小學,1所初中全部綠化,共栽植各類樹木5000棵,投資3.2萬元。同時,對太昌鄉3399.8畝退耕還林、2937.1畝協議荒山造林進行補植,共調苗64.2萬株。及時發放了補助糧款。開展了退耕地塊核查,完善了承包合同,加強了林木管護和護林防火工作。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