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成縣,放眼望去,無論是在公路兩側、房前屋后,還是在崖前溝畔、山坡林間,滿目皆是茂密的核桃林,一串串成熟的核桃壓彎了枝條……而最近有關成縣核桃的新聞不斷:中國核桃網在成縣開通;成縣首屆網上核桃節開幕當天,網上銷售額達18.52萬元……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成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將核桃作為優勢產業來抓,如今,全縣核桃栽植面積已達50萬畝,遍布17個鄉鎮245個村。漫山遍野的核桃不僅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還極大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
貧困山鄉的“搖錢樹”
走進成縣著名的核桃專業村——陳院鎮大埡村,不光山上是核桃林,在川壩地和農家房前屋后都是核桃樹,有的比房高,有的直徑比臉盆還要粗。
村民們正忙著收獲:有的站在梯子上,用竹竿打掛滿枝頭的核桃,有的提著籃子,在樹下揀核桃。
“這些年靠種植核桃,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正在和家人剝青皮核桃的村黨支部書記崔義明樂呵呵地說。大埡村目前有核桃樹1600多畝,戶均達10畝以上,今年核桃大豐收,村民人均核桃純收入上3000元不成問題。
成縣核桃產業辦主任胡繼周介紹,如今在成縣,像大埡村這樣的核桃專業村有200個。20多年來,成縣把核桃種植作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來抓,通過建立基地、擴大規模、綜合管理、政策扶持、網上銷售等措施,全縣已栽植核桃50萬畝,1100萬株,農民人均50棵,核桃樹的栽植實現了縣域內適宜區全覆蓋,核桃產業已成為全縣覆蓋面最大、受益人口最多、最具開發潛力的特色林果產業,漫山遍野的核桃樹成為山區群眾擺脫貧困的“搖錢樹”。
今年,預計全縣核桃堅果產量2.14萬噸,將實現產值4.29億元。
再造永續利用的綠色“鉛鋅礦”
過去多年,因有豐富的鉛鋅礦資源,成縣在隴南九縣區中經濟條件較好,但隨著礦產資源日趨減少,加上國家倡導資源節約、科學發展、生態文明的發展模式,成縣鉛鋅礦資源漸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如何找到一條突圍之路?”這無疑成為全縣干部群眾共同關注的焦點和思考的話題。
成縣氣候溫潤、植被豐富、降雨充沛,核桃種植歷史悠久。“種植核桃既能綠化山川,又能幫助群眾增收,發展潛力巨大。”成縣廣大干部群眾達成了共識。
基于這樣的認識,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成縣黨委、政府立足長遠、科學定位,提出了“發揮資源優勢,做大核桃產業,再造一個永續利用的綠色‘鉛鋅礦’”的發展思路,把核桃產業作為支柱產業進行精心扶持,一任接著一任干,使政策、資金、人力等形成了合力,推動核桃產業快速發展。
從1997年起,成縣堅持栽植核桃,用堅韌和毅力再造50萬畝“綠色銀行”。先后從國內外引進核桃優良品種80多個,建成良種采穗圃、品種科技示范園、豐產示范園達到1.5萬多畝。自主選育的“隴南15號”和“755”兩個核桃優良品種獲得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后稷獎”,2001年,成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2014年“成縣核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
近年來,成縣堅持以龍頭帶基地、以品牌拓市場、以市場促營銷,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加快核桃產業化經營步伐,先后建成了隴東南最大的核桃產品交易中心,成立了核桃產業技術服務中心和縣鄉村三級核桃專業協會,建成了年加工5000噸核桃的初級加工企業,研發加工核桃仁5種9個系列產品,核桃堅果產品3種6個系列,有力提升了成縣核桃的市場占有率。
小核桃搭乘“互聯網+”快車
為了借網絡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銷售成本,兩年多來,成縣邀請電子商務網絡營銷專家到成縣舉辦農產品電子商務講座和論壇,引導全縣上下更新觀念、拓寬眼界,在電子商務上尋求突破。
如今在成縣,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網店把核桃等農特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目前,全縣大學生村官、鄉村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等開辦網店676多家,發展物流快遞企業40家、電商企業20家,全縣以核桃為主的農產品在網店的銷售額累計達1.69億元。
為在更廣的領域宣傳成縣核桃,成縣找準微媒體與電子商務的對接點,發展各類微博3600個,開通微信公眾平臺60多個,通過微媒體的宣傳,成縣核桃對外影響力大大增強。
“嫁”上新枝條“接”出新希望
成縣是我省核桃大縣,多年來,由于種植品種不優、經營管理粗放、技術人員缺乏,極大影響了核桃樹的品質、產量和效益。
因此,“高接換優,改良品種”,成為成縣做大做強做優核桃產業的現實選擇。
去年以來,成縣在17個鄉鎮245個村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核桃樹“技術革命”——對300萬株不掛果或品質不高的核桃進行高接換優。由于任務重、時間緊、技術人員缺乏,農村青壯年勞力少,成縣采取縣級領導包鄉、聯戶干部包村、鄉鎮領導包片、駐村干部包戶、技術人員包技術、農戶包管戶等“六位一體”的責任體系,一棵不落地落實嫁接任務。
成縣林業局局長李銳告訴記者,為了提高核桃樹綜合管理水平,成縣不僅完成了300萬株核桃樹的高接換優,還發動縣鄉村三級干部,對全縣核桃樹進行了統計,并給樹齡在10年以上的核桃樹建立了檔案,內容包括戶主、位置、樹齡、健康狀況、產量等。為讓核桃茁壯成長,成縣按照品種化栽培、園藝化管理的“兩化”標準和核桃實生苗栽植到戶、接穗樹配置到戶、分產栽培技術普及到戶的“三到戶”要求,制定全縣核桃產業發展的中長遠規劃,出臺了核桃樹高接換優、病蟲害防治及綜合管護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同時,加大對農民核桃專業技術員培訓力度,實現了每戶都有1名專業技術員、每村都有1支核桃專業技術服務隊,舉全縣之力推進核桃產業發展。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