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揚一家仍然住在舊房子里
李春揚的親筆證明
榆中縣園子岔鄉金銀村李山社的李春揚(曾用名李生體)一家是名副其實的特困戶,年邁癱瘓的父親和聾啞的哥哥全靠他一人照料。原本在6年前,他們一家就該住進政府全額撥款修建的新房。時至今日,他們仍然住老舊的土坯房里,沒有享受到屬于他們的優惠政策。李春揚說,6年來他們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上個月,才知道政府曾給他家下撥了3.4萬元房屋修建費。9月23日,本報就李春揚一家的遭遇做了報道。3.4萬元的房屋改造款到哪里去了?老李家的安置房到底在哪里?圖書室為何要被當做安置房……報道刊發之后,諸多疑問一直沒有得到解答,問題也一直沒有解決。為此,記者再次進行了調查,發現在榆中縣房管局當年的“危舊房改造檔案”中,涉及李春揚的相關檔案明顯弄虛作假,申請及簽名均非本人所寫。
榆中縣住建局
經調查手續齊全
李山社的李社長當社長已經有20年。他告訴記者,他對于村里特困戶安置房的事情一點也不知道,村委會有沒有給老李家修建安置房,也從未聽說過。
由于安置房由村委會負責具體修建,所以記者又找到了金營村村支書張春旺,他告訴記者,2009年全村有個特困戶危房改造名額給了李春揚家,要給他們蓋房子。但是,李春揚卻說家里風水不好,不能蓋。于是他們就將房子蓋到了村委會旁邊的公共用地上,也是按照國家安置房的標準建的。只是老李家一直沒有居住而閑置了5年時間。去年村里來了駐村單位,用房緊張,就將圖書放到了這間房里面,當做村里的圖書室。但是現在已經騰出來了,李家人想住隨時都可以搬進去。
10月16日,記者從榆中縣住建局拿到了一份,該局為榆中縣縣委宣傳部關于此事的回復函。回復說“按照2009年榆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的要求,特困戶危房改造對象每戶補助3.4萬元,由住建局統一設計圖紙建造45平方米的居住用房,并將改造指標隨文件下發到各鄉鎮具體組織實施,由鄉鎮統一確定改造對象,并進行危房改造建設。在2009年年底改造房屋竣工后,由鄉鎮初步驗收合格后報榆中縣住建局抽查驗收。在特困戶危房改造時,要求由戶主提出改造申請,并且進行公示,由改造戶主、村委會、鄉鎮和改造施工單位簽訂危房改造四方協議。經調查,李生體(李春揚)在實施危房改造時辦理了以上手續。2009年年底住建局將特困戶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全部撥入榆中縣園子岔鄉財政所農村危房改造資金專戶上。至于村委會將改造房屋作為村圖書室一事,我局將督促園子岔鄉盡快解決。”落款為榆中縣住建局2015年9月30日。
記者調查
危舊房改造檔案漏洞明顯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了解到,支走3.4萬元的金銀村村委會村支書張春旺此前對記者解釋說,是由于當初老李家因自身問題而沒有搬入新房。但老李對記者說,當初他對此事根本不知情,并沒有接到要給他家蓋新房子的通知。而榆中縣住建局在本報對此事報道后,委托鄉政府的調查結果是,“由戶主提出改造申請,并且進行公示,由改造戶主、村委會、鄉鎮和改造施工單位簽訂危房改造四方協議”。那么,目前幾方各執一詞,要揭開事情的真像,問題的關鍵就在于,6年前老李是否提出申請,四方協議以及驗收表上是否有當事人的簽字畫押或證據。
10月16日,記者申請后從榆中縣房管局調取了6年前“李生體(李春揚)危舊房改造檔案”。
榆中縣房管局工作人員從該局的眾多危舊房改造檔案庫中調取了“李生體(李春揚)的危舊房改造檔案”。孫彥發副局長與記者同時打開了這份檔案。該份檔案的全稱叫“榆中縣農村危舊房屋改造檔案”。盡管該檔案的7項內容齊全,但其中的一些地方卻有明顯存在漏洞的地方。其中有一項是,房主提交的的“申請書”,雖然檔案內有一份李生體(李春揚)名義的“申請書”,但申請書的字跡根本不是李生體所寫。對于這一點的質疑,孫局長說:“一看就不是李生體本人的簽名。”
在四方協議和各單位的驗收表上,記者看到,金銀村村委會、園子岔鄉人民政府、榆中縣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以及榆中縣房地產管理局都蓋有公章,也有相關經手人員的簽名。但在金銀村村委會一欄上,張春旺、金言功、魏坤孔書三人的簽名筆記卻出奇相似,三個人的簽名為同一人的筆記。令人生疑的是,在驗收表以及四方合同如此重要的檔案上,只有簽名卻并沒有摁手印或者蓋私章,為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機。孫局長對于記者的質疑說,在2010年后的相關檔案上,有所改進,才有了當事人的私章或摁手印的要求。
在該檔案的最后一頁附有兩張照片,第一張照片是李生體(李春揚)在一座土房子前的照片,第二張是一座剛剛建造的新房,但新房前并沒有李生體(李春揚)在場,也就是說,第二張照片證明不了新房歸誰所有。
李春揚
檔案上的簽名不是我寫的
拿到危舊房改造檔案后,記者聯系了李春揚(李生體)本人。他看了檔案后表示很吃驚,并表示,檔案上所謂的他的申請書,以及四方合同和驗收表上的簽名都不是他所簽,系他人偽造,同時他當著記者的面親自寫了一份“證明”。
內容為:“關于我特困戶安置房的申請,我本人從不知情,所寫的申請書都是村委會偽造的,關于房屋危舊情況及個人申請也不是我本人寫的。”最后,李生體(李春揚)在落款上鄭重的寫下了他的簽名并畫押。
同時,10月16日記者還走訪了榆中縣文體局,該局文化股股長周文武查閱檔案后告訴記者,檔案記載,金銀村的農家書屋(圖書閱覽室)是2010年建成,與危舊房改造處于同一年建成時間剛好吻合。而之前村支書張春旺稱,該村的農家書屋是這兩年才有的,在此之前該村并沒有農家書屋。是因為該村剛剛脫貧所以才有資金而建,張春旺的說辭并不能自圓其說。更讓記者懷疑,該村農家書屋和特困戶危舊改造房屬于一套房套取了兩個項目資金。首席記者于永昭文/圖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