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武威發現一口古井 屬漢代還是魏晉時期 專家正在鑒定

時間:2015-10-21 10:22:3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據蘭州晚報報道 (記者 雒煥素 文/圖) “武威市涼州區和平街小學施工現場發現了一口古井,現場還有古陶罐殘片,你們快來看一看!”10月20日,本報新聞熱線接到武威熱心市民鄧先生的報料。

  當日上午10時左右,記者在涼州區和平街小學施工現場看到,該古井井口直徑約為75公分左右,井口古磚為青藍色薄磚,還有紅色磚塊混雜其中。另外,在施工現場,記者還看到3處被發現古遺址的地方,或有偌大的青磚(長:40公分;寬:20公分;厚:10公分)砌成的弧形墻基;或有巨大動物遺骸夾雜青磚其中;或有青磚圍成的古井模型再現。

  此處為何會有古遺址被發掘?記者注意到,和平街小學一墻之隔即為大云寺。根據武威史料記載:大云寺南北長189米,東西寬177米,占地面積為33453平方米。原名宏藏寺,為前涼升平七年(363)張天錫所建造。唐載初元年〔689)改名為大云寺。西夏時改為皇家寺院護國寺。蒙元時西藏薩迦派首領薩班涼州會盟后改為藏傳佛教寺院德英寺,以此為中心創建了藏傳佛教涼州四部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門志滿來涼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明代永樂皇帝賜建“清應禪寺”,大云寺至此分為兩個寺院,東為大云寺,西為清應寺。后經地震等原因破壞,僅保存原大云寺建筑古鐘樓一座、大云塔塔基以及1981年搬遷城內火廟大殿和山陜會館春秋閣及兩廊,建筑面積8000多平方米。1993年3月,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大云寺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在現場勘察的武威市考古所工作人員介紹:初看,該古井磚塊有可能是漢朝的磚,亦有可能是魏晉時期的古磚,但具體屬于哪個年代,還需要進一步考察和鑒定。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