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當55名殘疾人運動員在助跑員的陪護下跑過主席臺、激情撞線、上臺頒獎時,當殘疾人運動員的自信、活力、熱情在電視屏幕上燦爛播放時,很多市民豎起大拇指為本屆蘭馬組委會的用心和愛心點贊。此刻,愛的元素已經在城市上空飄散開來。
“蘭馬因愛升華,成為環繞母親河的一場愛的接力賽。”采訪中,有市民感慨道。
“‘愛的民益’公益品牌的首個項目——‘夢想1公里’將在今年蘭馬賽上首次推出,這也是殘疾人首次參加蘭馬。”不久前,當主辦方爆出此消息以來,所有人都開始密切關注這次愛與蘭馬的激情碰撞。
2014年,蘭州國際馬拉松賽首次引入公益活動,賽事組委會攜手“小愛也溫暖基金”為四川大涼山的貧困孩子籌集愛心玩具。今年,“夢想1公里”則是在蘭州馬拉松常規賽事中專門為殘疾人設計的距離為1公里的馬拉松體驗跑,旨在幫助參加人進行心理建設,更好地建立信心、融入社會。該公益項目由蘭馬組委會、人民網、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甘肅省殘聯、甘肅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單位聯合推出。
6月11日6時30分,記者抵達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時,55名殘疾人和45名陪護人員已經整裝待發,因為殘疾人運動員首次參加蘭馬,引來眾多媒體聚焦,長槍短炮“啪啪啪”的聲音持續不斷。
此時,明星助跑員、浙江衛視當紅主持人伊一特地趕來,為殘疾人楊柳青助跑。
上午8時30分,當蘭馬大軍陸續跑過主席臺,“夢想1公里”隨即啟程,55名殘疾人運動員在助跑員的陪同下開始奔跑起來,一時間,蘭馬成為一個大寫的公益舞臺。
記者看到,殘疾人跑團跑來,道路兩旁市民的吶喊助威聲不僅不斷線,還增加了分貝。陽光落在殘疾人運動員的臉頰上,仿佛向日葵一樣燦爛地綻放著。和正常運動員一樣,殘疾人運動員也要爭個名次,在助跑員的陪護下努力奔跑著,紛紛想完成人生的第一個馬拉松終點撞線。活動結束后,殘疾人運動員紛紛前往公益主會場,進入活動的第二個環節——頒獎暨文藝演出。
歌曲《天堂》、男聲三重唱《花兒》、器樂表演《春江花月夜》、男女聲二重唱《我的家鄉大平原》等節目一一上演,每個節目都精彩紛呈,堪稱專業水準,引來場外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
市政府領導為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甘肅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頒發“蘭州國際馬拉松賽公益合作伙伴”的牌匾,伊一和主辦方領導為100名殘疾人運動員和助跑員頒發獎牌。
因為有伊一全程助跑,楊柳青成為整個活動的明星運動員。“跑的過程中很緊張,有時候害羞得不敢抬頭看路旁的觀眾,不敢享受這種祝福的目光,但心里卻始終美滋滋的。這種活動很好,可以讓殘疾人展示自己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楊柳青屬下肢3級殘疾,目前為酒泉路街道殘疾專干。
一路上,丁丁和路若桐一直陪著伊一助跑,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丁丁今年14歲,患有唐氏綜合癥。媽媽李淑琴說:“當時在醫院剛剛生下來,醫生就給我老公說了,但害怕我承受不了一直沒給我說,我是孩子4個月的時候才知道他患有先天性疾病,當時我感覺天都要塌了。”
路若桐今年15歲,患有智障,已在特殊學校讀書7年,經過學校的專業訓練,如今,他的生活能力和知識儲備都有了很大提升。“以前馬拉松與殘疾人沒有任何關系,現在突然間有了關聯,感覺可以極大地展示殘疾人身殘志堅的精神風貌,極大地增強殘疾人的自信心。我感覺這個馬拉松是我人生的轉折點,建立了更強大的自信,我以后做任何事都會比以前強。”采訪中,和鄧嬌一樣,所有殘疾人運動員紛紛為活動點贊。
“在不影響常規比賽的前提下,讓殘疾人享受沿途群眾的歡呼加油,為他們從‘心’站起來,融入社會,建立自信,激發生命活力。這個項目的實施不得了,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今年組織得有點倉促,明年希望能有更多殘疾人參加,且做好宣傳、組織。”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甘肅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華文哲說,今后他們還將組織殘疾人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讓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首席記者張鵬偉文/圖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