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委第三巡視組公布武威、定西兩市被巡視整改情況
涉農項目資金使用是整改重點
據甘肅廉政網消息,6月24日,省委第三巡視組公布2015年武威市、定西市被巡視整改情況,并接受社會監督。
其中農村低保、扶貧資金、涉農項目資金使用方面是兩市的整改重點。
武威市
594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審計出違紀違規資金3.66萬元
武威市加大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審計力度,對594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了審計,審計資金總額2.04億元,審計出違紀違規資金3.66萬元,全部退回或收回。截至目前,實行村會計委托代理的鄉鎮88個、村1028個,實行農村集體經濟財務公開的村達100%,38個鄉鎮進入全省農村集體“三資”網絡監管平臺。組織開展了扶貧資金專項檢查、專項審計、專項巡察,發現問題164個,限時進行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2次督查。目前已整改156個,其余正在整改。對發現的20件違紀線索全部移交縣區紀委處理,已立案6件。
在武威市部署開展扶貧領域“兩查兩保”專項行動,督促整改問題20個,核查處置15件問題線索。今年1~5月,共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05起,處理177人,對15起典型問題進行通報曝光。對127件問題線索進行審查,并督促違紀人員限期主動如實交代問題,形成有力震懾。堅持明察暗訪常態化,著力整治“不作為、慢作為、怕擔當”等問題,對58個單位和21名責任人進行了通報,對92個單位下發整改通知書,對存在問題的28個單位負責人進行約談和效能告誡。調整了4名不能正常履職的縣級干部。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今年以來對7名干部進行了函詢、1名干部進行了提醒談話、1名干部進行了誡勉談話,對19名縣級干部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
定西市
個別老板變身公務員
而且成了縣級領導干部
定西市對截留、挪用、套取、騙取國家項目資金和違規收費私設“小金庫”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治理,特別是結合“兩查兩保”專項行動,把發現扶貧資金、涉農項目資金使用方面的問題線索列為巡察工作重點內容之一,共發現問題線索16個,查處相關問題案件95件、約談處分125人。
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85個,處理146人。去年11月份以來,共查處鄉鎮干部違規報銷、違規發放津補貼問題線索63件,立案23起,處理42人,給予黨政紀處分22人。
對易發問題的農村低保、危舊房改造、扶貧惠農資金發放等重點環節,明察暗訪33次,查處通報曝光典型問題14個,立查案件48件,給予黨政紀處分53人。去年11月份以來,先后調整縣處級干部184名,其中對8名因病等不能勝任現職的縣處級干部進行了免職,對1名干部進行了降職處理,對精準脫貧工作推進不力的5名鄉鎮領導干部進行了組織處理。
關于個別老板變成了公務員,而且成了縣級領導干部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2013年12月以前,有反映個別老板變成公務員,而且成了縣級領導干部問題的現象,定西市委及時按照省上要求進行了整改,2013年12月以后再沒有接到類似情況的反映。2013年12月以來,定西市委常委會先后研究干部任免事項18次,調整縣處級干部716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