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白銀訊 走進白銀區委老干部工作中心,悠揚的歌聲從合唱室飄出,蒼勁的墨香在書畫室縈繞,健康小屋里老同志正接受血壓監測……這座1000余平方米的活動中心,已成為50名縣級退休黨員干部的“溫馨家園”和“能量基站”。2017年成立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正以“關鍵少數”的擔當,激蕩起服務發展的銀發浪潮。
強基固本,筑造凝心聚力的“銀發堡壘”。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成立之初便明確定位——聚焦縣級退休干部這一“關鍵群體”。以老干部工作中心為依托,嚴格落實“五必訪”制度,全年走訪慰問超300人次,讓關懷溫暖直達心間;每兩年組織一次老干部健康體檢,全方位守護老同志身心健康。同時,區委、區政府持續提供專項經費支持,年度上繳黨費更是按照80%比例返還,為活動開展注入強勁動能。支部陣地更是成為名副其實的“銀齡樂園”:健康小屋、舞蹈室、合唱室等9大功能室一應俱全,為老同志搭建起充實精神文化生活、安享幸福晚年的溫馨港灣。其中,閱覽室的報刊雜志每日更新,方便老人們緊跟時代步伐;書畫室里翰墨飄香,盡顯藝術雅趣;健身室內器材完備,滿足運動健身需求。
思想鑄魂,打造常學常新的“紅色課堂”。黨支部堅持“線上+線下”雙軌并行學習模式,全方位提升學習質效。線下依托“三會一課”,定期開展集中學習研討、專題黨課宣講,打造沉浸式學習氛圍;同時,針對行動不便的黨員,積極開展“送學上門”服務,確保學習教育“不掉一人”。線上充分發揮數字化平臺優勢,借助“學習強國”、老干部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圖文解讀、視頻黨課等多樣化學習資料,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讓黨員隨時隨地“指尖觸學”,實現學習教育全覆蓋、常態化、零距離。在閱覽室,設立理論學習專區,精心陳列黨的創新理論、政策解讀等書籍刊物;同時,引入數字化閱讀模式,設置掃碼閱讀二維碼,只需輕松一掃,即可進入圖書館“云閱讀”平臺,海量電子圖書、期刊雜志隨心選,讓黨員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隨時隨地沉浸于興趣閱讀之中。
銀輝閃耀,培育服務大局的“先鋒品牌”。黨支部精心打造三大品牌行動,讓銀發力量在服務發展中綻放璀璨光芒。“銀暉建言”匯聚治理智慧,組織老黨員深度參與全區重要會議研討、重點項目調研5次,圍繞“社區老年食堂建設”“校門口重點時段交通管理”等民生熱點提出10條建設性建議,均被相關部門采納實施,有效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紅色薪火”賡續精神血脈,開展黨史宣講進校園、進社區活動10場,覆蓋青少年3000余人次;聯動社會力量發起12場愛心捐助活動,累計捐贈物資價值10萬元、圖書近萬冊,為弱勢群體送去溫暖與希望。“惠民暖心”傳遞為民初心,組織醫療、科技領域老專家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健康義診、農技培訓等惠民服務100余場,惠及群眾超千人,切實將優質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架起黨群連心橋。
頭雁高飛,樹立躬身為民的“精神標桿”。“領航鐵三角”已成為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閃亮名片。黨支部書記魏公河,這位榮獲10余項國家級榮譽的農業專家,退休后毅然扎根田間地頭,以雙腳丈量土地,用技術賦能鄉村。他帶領農戶改良紅棗種植2500畝,科學管理近千畝果園,還精心編寫10余種農技培訓資料,并擔任大坪農業園技術顧問。每當看到他汗濕衣衫指導農戶的身影,老同志們總會感慨:“這就是田間最動人的風景。”支部委員王學東充分發揮教育專長,主導完善“開心農場”實踐基地,讓孩子們在泥土芬芳中親近自然、探索知識。而支部委員馬進國作為“紅色薪火”宣講團的核心成員,以飽含深情的歌聲與生動鮮活的故事,將紅色精神傳遞到白銀的社區街巷、校園課堂,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恰似一塊強磁場,將散作滿天星的銀發力量緊緊凝聚。田間地頭,他們俯身傳授農技;校園課堂,他們悉心播種希望;社區街巷,他們熱心調解糾紛;議事廳堂,他們積極建言獻策。老黨員們以躬身力行的奉獻姿態,勾勒出絢麗奪目的“夕陽紅”畫卷。這座由初心熔鑄的“銀發堡壘”,持續釋放著溫暖而堅定的光熱,照亮基層治理創新路徑,為白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銀齡動能。
(陶彩林 白銀區委組織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