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月餅”也應以誠信為本
街談
江德斌
中秋節即將來臨,很多人的朋友圈被打著“純手工無添加”的私房月餅刷屏了。然而,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將網購的4樣不同的自制月餅送檢,有2樣檢出了甜蜜素。記者采訪發現,私房月餅的制作者多沒有相關的衛生許可證和經營資質,食品質量全憑良心把控。
(9月7日《新京報》)
從媒體披露的情況看,私房月餅的水很深,基本上屬于“五無產品”,這也容易理解,畢竟都是在自家制作銷售,跟私房菜類似,在未上規;埃苌儆腥藭マk理衛生許可證、經營資質之類的。但是,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則是部分私房月餅掛羊頭賣狗肉,打著“純手工無添加”的旗號,卻在市場上采購餡料,甚至從廠家批發轉賣。
這樣的做法,就屬于典型的商業欺詐,利用消費者對朋友圈的信任,兜售虛假私房手工月餅,以從中牟利。
這樣一來,雖然便宜了賣家,令其獲得一定的利潤,卻因不誠信經營,而遭到消費者的拋棄,長期看來損失可謂大焉。可見,賣家如果想長期穩定賺錢的話,就不能搞虛假宣傳,而是要秉持誠信經營的態度,認真制作“純手工無添加”的私房月餅,以兌現自己的宣傳信息,給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的商品。
私房月餅處于監管盲區,其制作地點和銷售渠道都很隱秘,加之賣家眾多散亂,監管成本很高,但并不意味著售賣虛假“私房月餅”、問題月餅,就不會遭到法律的懲罰。按照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在朋友圈發布虛假廣告,一樣要遭到處罰。至于售賣假貨、商業欺詐等行為,更不用說了。
私房月餅雖小,卻不能輕視之,畢竟是屬于食品領域,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無論是衛生質量,還是制作工藝,都應該保證安全第一。監管者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對賣家進行大數據化、網絡化監督管理,鼓勵消費者舉報虛假宣傳銷售行為,并積極維護消費者權益。對于誠實守信的賣家,則應容許其合理存在,督促其規范化經營,即可滿足消費者對私房月餅的需求,也符合“雙創”政策。
(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