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學者探究絲綢之路石窟藝術 還原古絲路與敦煌史

時間:2016-09-17 10:57:5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如果說石窟殿堂是耀眼的珍珠,那么絲綢之路就像一條線,經過它的串聯,亞歐大陸的頸項出現了一副華美的瓔珞。”蘭州大學敦煌研究所所長鄭炳林1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該所歷時十年研究,《敦煌與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近日出版問世,系列最新研究成果“還原”古代絲綢之路與敦煌社會歷史。

  絲綢之路是中西文明交流永恒的通途,也是連接中外的一條藝術之路。絲綢之路石窟眾多,而甘肅中國石窟保存最多且保存較好的地區,由于這些石窟大多開鑿在砂礫層上,在洞窟中雕像比較困難,因此在造像上采用了彩塑和壁畫相結合的形式。

  此舉是甘肅全面系統梳理敦煌與絲綢之路石窟藝術,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研究所師生歷時十年,采用考古學、圖像學、功能學三種研究方法,研究內容包括石窟藝術專題研究、石窟藝術與社會歷史研究、佛教洞窟與寺院儀軌的綜合研究、洞窟個案研究以及特定歷史時期特定區域圖像的普查與研究。

  “石窟藝術與社會歷史研究絲絲相扣”,鄭炳林介紹,此次面世的系列研究成果共七冊,包括敦煌石窟彩塑藝術、敦煌石窟中的少數民族服飾、敦煌藏經洞出土繪畫、敦煌隋代石窟壁畫樣式與題材、北周石窟造像研究、甘肅省博物館館藏北朝石刻造像研究等內容,以石窟藝術和佛教洞窟“還原”古代社會歷史和佛教儀軌等。

  鄭炳林說,學界在過去50年中進行了大量基礎的測繪調查和壁畫內容考釋,這種研究基本上是以單個題材壁畫為重點,本套研究成果則是一個新突破,是以敦煌石窟彩塑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涉及中國其他石窟的雕塑,其結合洞窟建筑、壁畫,以時代為線索,展示“甘肅境內有絲路就有石窟”的文化魅力。

  鄭炳林說,《敦煌與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以絲綢之路沿線石窟整體為研究對象,既注重樹立其內在的邏輯關系,又注重對個別石窟的重點探究,以開放的、廣闊的研究視野,重新審視西到龜茲,東到天水、西安,西南到川北的石窟寺遺址,探索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演變。(完)(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