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敦煌文博會]大氣磅礴 漢風唐韻迷人眼

時間:2016-09-19 17:10:5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場館航拍 新華網資料圖

   舉世矚目的“敦煌國際文博會”即將拉開帷幕。在這一盛會背后,凝聚著千千萬萬個“文博人”的智慧與汗水。敦煌文博會場館建設全程采用全三維數字化并行工程設計,大面積推廣以標準化設計,期間數易其稿。在設計者看來,它不僅僅是敦煌國際會展中心,也不僅僅是一座能引來世人關注的建筑,更像是“絲綢之路”上大文明相容共生的繁榮景象展示。最終建成的敦煌國際會展中心,充分融合了絲路文明及漢唐建筑的精髓特征,規模宏大、規劃嚴整,是單體最大的漢唐風格建筑。

   首席記者 唐學仁

   建設 7000精銳會師敦煌

   9月9日,敦煌天氣晴朗。

   站在敦煌大劇院樓頂,朝著鳴沙山望去,王進彪心里很不平靜。

   經過近200多天奮戰,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主要場館——敦煌絲綢之路國際會展中心、敦煌大劇院、敦煌國際酒店三大主館全部交付使用。

   敦煌國際會展中心、敦煌大劇院、敦煌國際酒店是舉辦文博會的重要場館,總建筑面積達27萬多平方米。這三大場館均是文博會的“控制性”工程。被譽為“南征北戰鐵軍,重點建設先鋒”的中建八局承擔著這三大主要場館的建設任務。為了保障敦煌文博會順利舉行,這支“鐵軍”從全國各地調集7000精銳會師敦煌,為國家榮譽而戰。

   作為三大主館及鳴沙山景觀大道的設計負責人,王進彪從2015年11月中旬開始,不到40歲的他中斷休假,帶領設計專家趕赴敦煌。

   敦煌絲綢之路國際會展中心、敦煌大劇院、敦煌國際酒店三大主館作為永久性建筑設計,不僅需要新穎的設計,更需要融合多種中國古典元素,同時還將敦煌文明及世界文明結合,更主要的是還要展現“絲綢之路”文化和“一帶一路”戰略的中國思想,艱難可想而知。作為建筑設計學博士,王進彪決心搞出點名堂。

   設計

   整個研究院在干同一件事

   中建上海研究院一處別致的工作室里,燈光常常徹夜不息,王進彪率領的團隊正全力以赴。三個小組忙忙叨叨地建好各自的三維模型、做好效果圖和設計文本。那陣子,辦公室忙得不可開交,工作人員每天要負責設計人員的吃喝,還要不斷的協調溝通,當時,整個設計院的人幾乎都在忙這一件事,熱情頗高。

   通過查閱大量古籍資料并咨詢著名古建設計專家張錦秋院士,最終修改后的建筑外觀,完整呈現了漢唐建筑的磅礴、渾厚的建筑風貌。汲取并保留了古典建筑的經典元素及比例關系,同時摒棄了古典建筑繁瑣的結構構件,以現代的建筑設計語言重構建筑組群,使建筑給人以簡潔、震撼的美感,體現了漢唐時期包容、方正、大氣的格調,建筑整體安靜凜然,強調沿著自然與歷史的軌跡將漢唐開放的社會意識形態融入未來。

   “尤其是敦煌國際會展中心,充分融合了絲路文明及漢唐建筑的精髓特征,規模宏大、規劃嚴整,是單體最大的漢唐風格建筑。”王進彪說。

   突破 中國特質和敦煌味

   敦煌文博會場館建設全程采用全三維數字化并行工程設計,大面積推廣以標準化設計。

   會展中心入口門廳規模宏大,氣勢如虹。作為會議中心唯一的入口大廳,室內迎賓儀式將在這里舉行。王進彪介紹,將敦煌古建筑中的覆斗式藻井、斗栱結構和祥云圖案,以現代表現手法和材料工藝加以應用,柱身及柱腳雕刻有祥云紋及海浪紋,加上墻面絲綢米黃石材,地面海洋米黃石材,寓意“一帶一路”主題,配以柔和的軟膜燈片,營造出簡潔、現代而又不失漢唐遺風的高大空間。20幅原創設計雕刻瓷磚壁畫,點綴在東西兩樓的外立面,壁畫充分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絲綢之路的源遠流長。

   王進彪說,設計作品看上去雖然更加清晰、震撼,但原本想要的隱約、含蓄的氣質便沒有了。今年33歲的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甘肅分公司經理、黨總支書記楊勇,是敦煌文博會項目的現場執行指揮。在設計之初,他一直疑惑的是:“最初設計只有框架,我們需要將更細致的要求盡快告訴設計人員,我們做了大量的前期規劃和論證,我們了解得更多,也知道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需要什么。”

   這話一點沒錯。在跟王進彪對接的過程中,楊勇一針見血地告訴王進彪:“你的設計好是好,但敦煌味沒出來,我們需要一個有中國特質和敦煌元素,絲綢之路文明的東西,一看就得是敦煌的,中國的。”果然,此番修改之后設計方案氣象一新。

   王進彪說,以博大的敦煌漢唐文化精髓為設計出發點,以簡潔現代的設計風格為主基調,以絲綢之路沿線重要文明為補充,與主體建筑風格形成完美的統一,大家形成了共識。最新的一張名片,畫面氣勢磅礴,也最能體現甘肅,乃至中國的氣質。所以就用了它。”王進彪說。(來源:新華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