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故里盛裝迎賓
首屆敦煌文博會今日開幕 118個國內外代表團共商文化交流合作大計
敦煌盛裝喜迎嘉賓
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今日開幕,絲綢之路沿線118個國內外代表團將齊聚敦煌,共商文化交流合作大計。據悉,本屆敦煌文博會以“推動文化交流、共謀合作發展”為主題,旨在通過論壇、展覽、展演、系列活動等方式,打造文化成果共享新平臺,完善文化合作發展新機制,推動文明互鑒、合作發展,促進沿線國家民心相通,建立命運共同體。9月19日,開幕式之前的新聞發布會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舉行,300余名中外記者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A
95個外國代表團出席文博會
“跨越千里,綿延萬里的絲綢之路,既是一條川流不息的繁忙之路,也是一條融合共生的文明動脈。”此次盛會有一個關鍵詞——“融合”。
據介紹,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是目前“一帶一路”建設中唯一以文化交流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平臺和國際化盛會,經過甘肅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旅游局、中國貿促會等5家主辦單位和外交部等13家協辦單位的共同努力,來自85個國家、5個國際組織的95個外國代表團,共569人應邀出席首屆敦煌文博會;66個國外機構、434位國外賓客參加論壇、年展和演出;還有6位外國政要、前政要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涉及國家之多、規模之大、層次之高,在國內外同類博覽會中都不多見,再次印證了國際社會對敦煌文博會的熱切期待,也印證了沿線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高度認同。本屆文博會中,相關地方和部門也積極參與其中,絲路沿線16個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共有23個代表團1330名嘉賓蒞臨。
B
簽約金額預計超過1000億
針對文博會帶來的“蝴蝶效應”,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有關部門將與多國文化旅游部門開展雙多邊合作洽談,探尋邁向命運共同體的文化交流合作新路徑。甘肅省將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10多項合作協議,甘肅省及有關地區將簽署文化產業項目合作協議近90項,簽約金額預計超過1000億元。這些豐碩成果必將接續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輝煌,開啟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本屆敦煌文博會傳承和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擬在會議期間研究討論并發布《敦煌宣言》,面向世界唱響多樣共存、互鑒共進、合作共享的人類文明觀,這將是首屆敦煌文博會的重要成果之一。
C
8000余件珍貴展品亮相
據了解,以“推動文化交流、共謀合作發展”為主題的敦煌文博會,旨在通過論壇、展覽、展演、系列活動等方式,打造文化成果共享新平臺,完善文化合作發展新機制,推動文明互鑒、合作發展,促進沿線國家民心相通、建立命運共同體。
在此期間,精心設置的高峰會議和5個分論壇、5個專項論壇,將為推進絲路沿線國家高層次文化交流對話與政府間合作,貢獻建設性的智慧和意見;精心策劃的文化年展,薈萃60多個國家8000余件珍貴展品,將集中展示“一帶一路”文明成果,許多文化遺產和藝術精品舉世矚目,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和重要的國際影響力;精心創排的文藝演出,將上演經典舞劇2016版《絲路花雨》,并與絲路沿線國家著名優秀文藝劇目一起,為觀眾奉獻精彩難忘的藝術盛宴;還有72項系列活動將在敦煌及甘肅省內各地舉辦,極大地豐富和烘托了敦煌文博會的主體活動。
D
敦煌: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博覽會永久會址
文博會是一場璀璨奪目的文化盛宴,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甘肅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戰略通道和商埠重地,創造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傳奇。絲綢之路東西橫貫甘肅境內1600多公里,古往今來世界多種文明在這里交匯、融合、發展,形成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形態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城樓和長城遺址、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鎖陽城遺址、懸泉置遺址、玉門關遺址共7處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花兒、環縣道情皮影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博覽會永久會址的敦煌市,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東西方文明在這里交融交匯。敦煌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典范。
目前。以研究敦煌遺書和石窟藝術為對象的“敦煌學”已成為一門國際顯學。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敦煌與國內外的聯系更加緊密。如今,在這里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博覽會,再次賦予敦煌新的重大使命。
據悉,通過沿線各國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本著“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的愿景,甘肅將借助敦煌文博會這個平臺和窗口,將其進行完美的詮釋和呈現。(來源:每日甘肅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