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2020·首屆中國扶貧論壇側記

時間:2016-09-29 14:19: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楊江峰點擊:

9月27日,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人民日報社聯合指導,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主辦,定西市委、市政府聯合承辦的“決勝2020·首屆中國扶貧論壇”在定西舉行。

  定西曾經以“窮”聞名全國。30多年來,為了擺脫這個“窮”字,全市先后進行過以解決生存為主的救濟式扶貧和以解決溫飽為主的開發式扶貧,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如今,開展以建成全面小康為目標的精準扶貧,成為今后一段時期面臨的新課題。

  在“決勝2020·首屆中國扶貧論壇”上,來自中央有關部委、12個省、自治區政府部門,以及高校和扶貧企業的300多名代表,圍繞“精準扶貧與全面小康”這一主題,共同探討國家精準扶貧戰略下的扶貧實踐和扶貧路徑,積極建言獻策。

  盡管定西市擁有30多年的扶貧開發經驗,但面對精準扶貧這一新課題,定西市迫切希望與會專家學者能夠為當地扶貧工作建言獻策。

  定西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說,參加論壇的有來自精準扶貧政策制定部門的專家和扶貧理論研究工作者,也有在一線工作的同志,擁有前沿理論成果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將使此次論壇成為交流經驗、共謀發展、匯聚信息、創造機會的平臺。他說:“真誠希望各位領導、專家和企業家為定西市的精準扶貧問診把脈、傳經送寶,幫助我們全力加快脫貧攻堅進程,努力實現與全省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

  中央實施精準扶貧戰略以來,定西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全面落實中央和我省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政策,制訂了“1+16+5”精準扶貧方案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兩高于、一接近”目標,以產業扶貧為核心,大力實施“項目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合作社走、合作社跟著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跟著市場走”的“四跟進”產業扶貧模式,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目前,全市1829個村組建農民合作社7250個,引導908家龍頭企業與5800多個合作社、849個貧困村建立了長期的幫扶關系,發展帶動農民群眾共3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60%以上來自特色產業。同時,定西市還堅持把勞務培訓作為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建立了“組織領導統一、資金使用統一、培訓主體統一、師資力量統一、統計口徑統一”精準培訓模式。近3年來,共培訓貧困勞動力30萬人次,輸轉勞務200萬人次,創勞務收入300多億元。此外,定西市還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保障,圍繞水、電、路、房、教育、醫療等項目,努力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目前,全市建制村公路通暢率達到100%,并有近2000個行政村通了柏油路;貧困自然村動力電覆蓋面達到100%,農村自來水的普及率達90%以上,危房的改造率達83%以上;實現了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幼兒園、衛生室、農家書屋、廣播電視、重大疾病救助等5個全覆蓋。

  在實施精準扶貧過程中,定西市探索建立了精準幫扶機制、精準投入機制和精準管理機制。其中,在精準幫扶方面,探索建設了市、縣、鄉、村四級幫扶機制,動員4200余個單位結隊幫扶63萬貧困人口,累計投入各類社會幫扶資金55億元。在精準投入方面,對全市33個貧困程度最深的村每村每年投入300萬元特殊資金,集中精力補短板;投入5億元,在1802個村建立了村級扶貧基金,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投入各類擔保基金2億元,與銀行簽訂了1∶10的貸款協議。在精準管理方面,嚴把建檔立卡出入關,推出“一核二看四評五公示”程序,在960個貧困村建成了集管理、統計、考核、分析、展示為一體的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對貧困人口進行動態管理。

論壇舉辦期間,圍繞“政策支撐——讓扶貧政策更精準”“理論創新——精準扶貧的制度創新與成果轉化”“實踐探索——企業幫扶由‘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進行了三場高端對話。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巡視員張建軍認為,用5年的時間徹底解決全國7000多萬農村人口的脫貧問題,是世界減貧史上最大規模的減貧計劃。這個計劃,是中央根據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期待,進行認真測算和科學論證后做出的決策,只要采取非常規措施,付出艱辛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張建軍用幾個“前所未有”進行了概括:在世界移民史上第一次實施了大規模的人口搬遷計劃,5年內扶貧搬遷1000萬貧困人口,前所未有;在世界社會保障史上第一次實施了大規模的社保政策兜底脫貧,將至少2000萬無力脫貧的貧困人口實行全部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蓋,前所未有;在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由中西部22個省的黨政一把手同時向中央簽下“軍令狀”,前所未有。他說:“從中可以看到,中央提出的脫貧目標是有非常規舉措做支撐的。對照這些目標,如果扶貧工作只是讓貧困人口達到了收入標準,那么可以說,只完成了一部分的脫貧攻堅任務。完整的脫貧目標,既包括了貧困人口的脫貧,也包括了貧困地區的發展,經得起群眾和歷史的檢驗!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雷明認為,精準扶貧要做到對接、動員、模式、機制、服務、保障體系要精。其中,在扶貧對接方面,不僅要實現項目、政策、人員、財物的對接,還要做好思想觀念的對接,切實圍繞貧困人口確切、真實的需求來對接,做到“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起使”。在引導整個社會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共同努力的同時,還要將扶貧行動演化成社會各個主體的自覺、自愿行動,使扶貧攻堅形成全社會持久性的、持續性的自覺行動。在扶貧模式上,要根據貧困的家庭各自不同的特點,精益求精。在扶貧機制上,探索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貧困對象等各個主體都愿意主動參與的激勵相融機制。

  雷明建議,政府主導扶貧攻堅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務,要根據不同貧困地區、不同貧困群體、不同貧困對象實施個性化的服務,建立充分、健全、公正的保障體系。

  深圳市果菜貿易有限公司計劃投資8億元,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探索一條多贏的扶貧模式,3年來已投資3.3億元為當地引進了從種子供應到蔬菜銷售的食品供應鏈體系,建設了1000畝蔬菜種植基地示范園,并實施了標準化管理,帶動當地蔬菜種植戶畝均產值達到了2萬元,形成了“建一個基地、活一個產業、富八方群眾”的扶貧模式。公司黨委書記趙緒萍總結說:“在精準扶貧中企業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只有做到雙贏甚至多贏,才能取得長效。”

  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表示,此次論壇必將對下一步扶貧工作的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完善政策、增加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和發展后勁形成積極影響。(來源:中國甘肅網)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