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10月25日,甘肅省“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新聞發布會在蘭召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甘肅省“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省科技發展的總目標,規劃期為2016年至2020年,遠期展望至2030年。到“十三五”末,使我省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力爭綜合科技進步水平進入全國前17位,邁進創新型省份行列。
我省重點實施“14610”計劃
“十三五”期間,我省要實施“14610”重點部署計劃,推進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提升4個現代產業創新集群,完善6個科技創新示范區,實施10大科技創新工程。
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空間布局包括5個區域:核心創新區位于蘭州新區南部,面積5.7平方公里,將打造成為西部知名的科技創新中心;蘭州新區將打造成現代產城融合新城區;蘭州高新區建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專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蘭州經濟區將建設融資發展、產業發展、國際港務三個平臺,推進產業鏈條式發展;白銀高新區以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區、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和優質資源集約利用示范區建設為目標,提升園區能力發展。
4個現代產業創新集群包括:酒嘉新能源產業創新集群,以酒泉、嘉峪關兩市的資源為基礎,形成新能源產業創新集群;金武新材料產業創新集群,以金昌、武威兩市區域和資源為優勢,形成新材料產業創新集群;天水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集群,以天水市電工電器產業為基礎,打造天水“電谷”;隴東能源化工產業創新集群,以平涼、慶陽、華亭省級工業園區和涇川、靈臺、崇信工業集中區為載體,做大優勢產業。
6個科技創新示范區包括:張掖科技創新創業示范區、甘南黃河上游生態文明示范區和高寒特色農畜產業科技創新示范區、臨夏清真食品產業科技創新示范區、定西馬鈴薯中藥材科技創新示范區、隴南特色農產品科技創新示范區、敦煌文化科技創新示范區。
重大專項涉及民生領域
《規劃》提出,我省將圍繞新興產業培育,在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文化保護等領域實施18項科技重大專項,開辟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其中,將中醫藥大健康產品、低碳城鎮技術集成示范、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化、3D打印技術設備和工藝也納入重大專項。發揮中醫藥的保健作用,集成現代新技術,以藥食同源、藥菜兩用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開發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保健食品、藥膳、化妝品等新型健康產品。開展城鎮區域規劃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和城市生態居住環境質量保障,以及綠色可再生能源等技術研究,建設西北低碳城鎮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在民生領域科技重大專項中,包括大病慢病防治、城市交通技術及裝備、公共安全集成系統與裝備、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療示范4項關系到千家萬戶的重點項目。加強對重大疑難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治的聯合攻關和對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研發城市智能交通應用軟件系統,實施智能運輸與交通工程。圍繞環境、食品、生產、社會等安全領域,集成公共安全技術,建立公共安全應急平臺體系。開展大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提出從源頭控制到生態修復的系統解決方案。
在人們普遍關注的食品安全創新管理方面,計劃將在2030年左右,形成食品安全的全過程管理,實現溯源警戒、產品評估、安全檢測等全過程電子化監管,探索制訂涉及食品安全產業不同行業、不同層級的食品安全標準。構建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食品溯源體系。
科技創新投入總量達500億
根據《規劃》,我省“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投入總量達到500億元,財政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達到15%,研發500個左右新產品,重點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進入國內先進行列,優勢領域技術水平躋身國際先進水平。創新體系更加協同高效,落地轉化1000項左右重大成果,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例達到75%。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800人,選拔科技領軍人才1500人,建設500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持續創新能力的科技創新團隊,重點引進一批提升產業層次或填補產業空白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建設500個特色科技平臺、創新高地、轉化基地和各類創新戰略聯盟,建設100個眾創空間。
《規劃》特別提出,要提高科學普及普惠水平,并提出科學普及普惠重點計劃:到2030年,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超過7%;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達到20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達到50個;建設科普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培育5個以上第三方科普專業機構,培養1000名以上科普專業人才;完善中小學生、大學生等各類創新創業競賽機制。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