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召開了甘肅省慈善總會第四屆會員代表">
朱志良在甘肅省慈善總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
四屆一次理事會上的講話
朱志良:省人大原副主任,省慈善總會會長,(2016年12月29日)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召開了甘肅省慈善總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這次大會選舉產生了甘肅省慈善總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承蒙各位會員代表和理事的信任,選舉我擔任第四屆省慈善總會會長。在此,我對同志們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向多年來一直關心、支持、熱衷慈善事業的各級領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愛心人士、海內外慈善組織、新聞媒體表示衷心的感謝!
甘肅省慈善總會成立二十多年來,在朱瑜、饒鳳翥、杜穎三任老會長的帶領下,不辱使命,艱苦創業,奮發有為,開拓創新,使我省的慈善事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已成為全省社會公益事業中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重要力量,為扶貧濟困、改善民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華慈善總會的贊譽。在這里,我代表甘肅省慈善總會向三位前任會長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借今天大會之際,就全省慈善工作,我講幾點意見:
一、認真學習、踐行《慈善法》,不斷推動我省慈善事業穩步健康發展。
《慈善法》的頒布實施是我國慈善事業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為確保慈善事業在陽光下運行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們要圍繞《慈善法》的學習貫徹,堅持依法行善,推進慈善法制建設,強化慈善活動監督管理,搭建慈善信息公開的平臺,完善慈善募捐和救助機制,提升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不斷推動我省慈善事業健康穩步發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在認真學習、貫徹、踐行《慈善法》的基礎上,結合我省慈善工作的實際,緊緊圍繞扶貧濟困,改善民生這條主線,積極配合省委、省政府正在深入開展的“1236”扶貧攻堅行動,進一步明確慈善工作的重點和任務,切實抓好慈善募捐、慈善救助和慈善項目的實施,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運用好社會慈善資源,真正把抓好慈善扶貧、社會救助作為回報社會、奉獻愛心、干事創業的平臺,奮發努力做好慈善各項工作。
二、拓寬渠道開展慈善募捐,切實增強慈善救助的實效。
發展慈善事業的關鍵在于籌集資金,這是開展慈善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結合甘肅的實際,充分利用社會慈善資源,認真抓好常態化的慈善募捐工作,積極探索和完善冠名、定向、小額募捐、網上募捐的路徑和辦法,重點提升社會各界的參與度和捐贈數額。同時,要繼續精心打造和維護好各類慈善品牌,繼續抓好“慈善水窖”、“慈善塘壩”、“慈善助學”、“慈善助老助孤”、“慈善情暖萬家”等一些富有特色的慈善品牌項目,達到以項目帶動募捐、以項目推動救助、以項目惠及民生、以項目促進我省慈善扶貧濟困工作;另一方面,要堅持以省內募捐為重點,面向國內國外募捐的方針,積極與國內外慈善機構開展交流合作,以我省一批具有季節性、長效性及品牌性的慈善項目為引薦,積極、主動與海內外慈善機構、愛心人士、兄弟省市和中華慈善總會聯系,加強聯動和聯合,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發展我省慈善事業。
三、創新慈善宣傳方式,不斷提升慈善組織的影響力。
慈善宣傳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是慈善募捐和慈善救助公開透明的重要渠道,是慈善組織影響力、公信力提升的重要平臺,對促進慈善事業健康快速發展至關重要。因此,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宣傳媒體,廣泛傳播慈善文化,開辟慈善宣傳專欄,建立慈善宣傳陣地,增強社會各界的慈善意識,激勵公眾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向上向善氛圍的形成,使善行義舉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要把慈善宣傳貫穿到募捐、救助和項目實施的全過程,讓社會大眾了解慈善、認知慈善、參與慈善、支持慈善,形成人人向善、行善、揚善的良好社會氛圍。要把慈善文化宣傳、慈善理論宣傳、慈善典型宣傳、慈善項目宣傳、慈善募捐救助宣傳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慈善宣傳的合力。只有這樣,才能使慈善宣傳在募捐、救助、引進項目資金、提升影響力、公信力等方面起到積極推動和引領作用。
四、加強慈善組織建設,提高慈善工作的整體水平。
慈善組織建設是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的保證。面對慈善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更加注重慈善組織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內部治理結構。一方面要建立公開、透明、規范的工作機制,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各項管理制度,完善決策執行、監督制度和議事規則,著力促進慈善工作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另一方面要加強慈善組織作風建設、形象建設和能力建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建立一支業務熟、作風正、有愛心、講奉獻的慈善隊伍,不斷提升慈善工作的整體水平。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同志們:慈善事業是一項崇高而美好的事業,也是一項為國分憂,為民解困的光榮事業。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海內外慈善組織的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開拓進取,攜手慈善,奮發有為,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做出積極貢獻。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