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又綠黃河岸,又見風箏飛滿天。春暖花開,正是放飛風箏的大好季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道繃緊的風箏線,竟然也蘊藏著難以預防的風險,會給人們造成飛來橫禍。蘇先生的遭遇,絕非個別。這起猝不及防的意外事故,帶給人們的警示是沉痛的。對于風箏愛好者來說,如何才能在放風箏時,既享受放松心情的愉悅和自由,同時也慮及他人的安全,將社會責任扛在肩上,把公共安全的“警戒線”時刻牽系于心。這樣,才能明確劃分享受個人自由與維護他人利益之間的權利邊界。
一般說來,風箏玩家會認為放風箏只是個人的事,與他人無關。但是,既然確已發生風箏線傷害人的事件,舉一反三,玩家們就有必要認真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因操作不當,或因責任心不強,將給他人的人身安全帶來潛在傷害。出了事,是要依法擔責的。故而,玩家在放風箏時,必須確保自己的行為不能危及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除了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識,如果出現風箏線失控的情形,需立即采取防范安全風險的補救措施。如將斷開的風箏線收好帶走,或在風箏線上系上醒目的警示物、標明警示語等,提醒路人注意安全。這樣做,正體現出一個文明市民的良好素養與美好公德。
我們說,只圖自己快活,罔顧他人安危,是一種自私;行使自身權利的同時,能自覺承擔起對他人應盡的義務,是一種素養。放風箏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戶外活動,但它既然是在河邊、廣場等公共場所進行,玩家們就須時刻繃緊心中的安全“警戒線”,盡可能將安全隱患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別是,發生放飛中的問題后,必須及時妥善處理,徹底消除后患,不能將自身理應承擔的責任猶如“斷線的風箏”般置于九霄云外。干這種損人的事,莫說會遭到輿論譴責,法律也會嚴肅追究。(來源:西部商報)
原標題:放風箏還須繃緊“安全線”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