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4月18日電 (通訊員 郭紅)兩天前,甘肅武威一中的高二學生劉浩煒帶著自己設計的汽車電吸門防夾手裝置項目參加了第33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將自己耗時1年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讓17歲的劉浩煒覺得開心,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設計獲得了此次大賽的一等獎。
4月12日至4月16日,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舉辦了第33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以體驗•創新•成長為主題的創新大賽主要完成了6項比賽任務,共設科學競賽項目、優秀科技輔導員方案評選、科技輔導員創新項目、科學幻想畫、科技實踐活動、青少年科學DV作品及優秀組織獎7個獎項。
比賽現場,劉浩煒為前來參觀的老師同學以及大賽的評委講述了自己的設計原理和該裝置的工作流程。由于此前不慎被汽車電吸門夾傷手指,當時十二歲的劉浩煒便開始搜集整理電吸門的夾傷事件,得到了讓人觸目驚心的數據之后,劉浩煒萌生了想要研究防夾手裝置的想法。
“汽車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越來越多的高科技配置出現在了私家車上,電吸門就是其中之一!眲⒑茻樢贿呇菔荆贿吔榻B電吸門的安全隱患。利用磁力的作用,汽車電吸門在車門關合到一定距離的時候,便會自動吸附門框,關閉車門,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手指不慎被夾住,是極為危險的事情。
能否在車門特定的位置安裝防夾手裝置,讓乘客安全地使用電吸門,劉浩煒開始嘗試在車門上安裝傳感器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請教老師,利用高中所學的物理知識,劉浩煒對電吸門的原理進行研究和分析,設想在汽車門框邊緣安裝傳感裝置。當手觸碰到門框邊緣時,立即斷開電吸門工作電路,使電吸門停止工作,并啟動報警器,從而保證乘客安全乘車。
研究初期,劉浩煒嘗試使用光敏電阻、壓敏電阻、熱電阻、紅外感應器和電容等感應裝置來探測手指等障礙物。經過反復試驗,他發現用紅外感應器來做探測器,是最適合的選擇。
在車身邊緣和汽車門框邊緣分別安裝紅外發光二極管和紅外光敏二極管來感應障礙物,如果手指等障礙物在車門縫隙之間,紅外感應器就會探測到障礙物,電吸門便會立刻停止工作,同時蜂鳴器發出“嘀嘀嘀”的報警信號,提醒乘客注意安全。這是劉浩煒對這個安全裝置的構想。
開始制作模型,劉浩煒的課余時間變成了木匠,利用刨子、線鋸、碼釘槍等工具,他準備用實木板做車門的模型,將細細的銅導線一圈又一圈地繞成通電磁鐵。在克服了被工具傷到手,操作過程與設想有偏差等等的困難之后,劉浩煒在老師牛黎全的指導下,最終設計出了汽車的電吸門防夾手裝置,并做出了它的模型,帶到了這次科技創新大賽的演示現場。
熱愛科技創新的牛黎全將自己的這種興趣教給了學生們,在他看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他們將所學應用于實踐中,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指導學生完成科技創新作品期間,對于每一個學生的每一點成功,他都給予極大的支持和鼓勵,并和他們一起一次次地做實驗,幫助他們將“理想變為現實”。
“參加全省科技創新大賽,至少要有9個月的時間去準備!迸@枞硎,從發現問題到提出解決方案,再到搜集資料、實驗嘗試,直至最后將成果呈現出來,這個過程對于十幾歲的青少年而言,意義已經遠遠大于最終的結果。培養他們的創新性思維,會讓他們受益終身。
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為往來參觀的人演示解說,劉浩煒坦言,此次參加比賽,他在獲得肯定的同時,也對自己的設計有了更深層次的想法,在加強完善的同時,他想申請專利,希望自己的設計能夠推廣,能讓更多的人受益,(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