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文化下鄉”、“周末廣場” 永登縣打響兩張“群樂”文化名片

時間:2019-12-13 15:34:21來源:蘭州日報編輯:趙小春點擊:

“文化下鄉每年來我們這里十多次,還進行廣場舞比賽、歌手大賽、集中培訓等活動,很受村民們歡迎”“縣體育場的周末廣場文藝展演雷打不動,縣城群眾都知道,就像《新聞聯播》一樣”……記者近日走訪永登縣時,農村和縣城群眾不約而同地對文化活動津津樂道、紛紛點贊。原來,永登縣以農村和城市兩個文化陣地為主線,長期開展并升級“文化下鄉百村行”和“周末廣場文藝展”等文化惠民活動,得到了全縣群眾的廣泛認可、支持和參與,現已成為永登縣兩張響亮的“群樂”文化名片。

“文化下鄉百村行樂萬家”

12月5日下午,柳樹鎮的田間地頭沒有了農民忙碌身影,地埂邊、樹坑里的堆雪襯托著農村的冬閑。柳樹文化廣場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音樂歡快,數十位婦女們翩翩起舞,好不熱鬧。“這是全鎮各村的舞蹈隊隊長,在培訓老師帶領下排練廣場舞。”柳樹鎮文化站站長馮自龍說,現在(的)農村的文化活動很豐富,縣上的文化下鄉每年來鎮里十多次不說,還組織全鎮、全縣級廣場舞、歌手大賽等活動。縣里的老師還上門送來舞蹈、書法、合唱等培訓。

“不是專業人員,大家學得慢,我們就用慢動作教,然后連貫起來,還建群發視頻、音樂資料鞏固。”培訓間歇,魯國棟老師告訴記者,他是永登縣老年大學舞蹈老師、縣文旅局“三區”文化服務人才,這次是縣文旅局今年安排的第四期培訓,主要科目是《我和我的祖國》《吉祥》等廣場舞,包括他在內8位老師服務全縣16個鄉鎮,每個鄉鎮兩天,主要培訓各村舞蹈隊隊長,然后由隊長們回去傳授培訓。

參加培訓的柳樹鎮柳樹村舞蹈隊隊長尹芳樂呵呵地說:“日子紅火了,就更愛護身體,我跳廣場舞12年了,從40多歲跳到50多歲,現在舞蹈隊時不時被邀請到各類活動上跳。”尹芳坦言,剛開始參與的人很少,在村道或院子里跳,也沒有老師教,就一遍遍看VCD琢磨。現在好了,村里有廣場有舞臺,縣上還派專業老師下來教,大家跳得更好了,隊伍也壯大了。

“這個培訓是我們鞏固‘文化下鄉百村行’成果,提升‘鄉村舞臺’水平的舉措之一。”永登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張永宏介紹,為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搭建農村文藝演出示范性、指導性展示平臺,就近服務農民群眾,做到在自家門前演出。早在2012年開始,永登縣委宣傳部、縣文化體育局、縣廣播影視局就組織開展“文化下鄉百村行”演出活動。

該活動由縣文化館和民營演出團體承辦,精心組織排練適合農村演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下鄉進村,并無償提供車輛和音響燈光、舞臺設備,不給村社增加負擔。特別是,由縣文化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安排輔導老師,給有演出熱情的村民進行輔導和編排文藝節目,在文化下鄉活動中同臺共演,城鄉互動。

據了解,永登縣“文化下鄉百村行”啟動7年多來,已演出400多場次,輻射行政村700多個(次)參演。演出節目8000多個,演出人員達2萬人次,觀眾約100多萬人次,給群眾刻錄演出光盤約10000多張。演出節目全程攝制制作專題片,在永登電視臺、各鄉鎮文化站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平臺播放,廣受稱贊。

“這項活動深受歡迎,鄉村群眾參與的越來越多,上臺參演積極性高漲,也培養了許多農村文藝骨干和文藝愛好者。”張永宏說,通過活動的普及和持續,目前,全縣90%的行政村都有演出隊,有些村還做到每個社成立一個演出隊。每到農閑和節假日,農村到處能看到農民晨練和排練節目的場景,極大的豐富了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為“鄉村舞臺”建設打好了基礎。    

“周末廣場文藝展雷打不動”

冬日,昔日熱鬧的永登縣體育場顯得冷清。“能容納2萬人,夏天這里舉辦的周末廣場文藝演出每場觀眾都在七八千人次,特別熱鬧。”家住縣城的老年市民康逢軍是一位秦腔愛好者,也是永登縣“周末廣場文藝展”的忠實粉絲。他說,退休幾年來秦腔專場自己很少落下,尤其喜歡尚秦藝術團的折子戲。

“我們團有演員20多人,大多來自苦水、柳樹、龍泉寺等鄉鎮,有農村戲樓上臺經驗,年齡大都五六十歲。”永登尚秦藝術團團長張連璽告訴記者,他是縣農機監理站退休干部,2010年退休后就從秦腔愛好者逐步變為組織者。目前,尚秦藝術團能演出20多部折子戲,和縣文工團合作能演出更多。在縣文旅局提供服裝、音響等設備的支持下,每年5月至10月,雷打不動,固定參加“周末廣場文藝展”秦腔專場,每場演出3折4折戲。同時,在縣文旅局組織下,每年還送戲下鄉10多場。

“我們開展周末廣場文藝展10年了。除秦腔演出外,還有武術、健美操、歌舞、小品、曲藝、‘非遺’項目展演等形式。”張永宏自豪地說,目前,“周末廣場文藝展”演出活動,在縣城里像央視《新聞聯播》一樣,家喻戶曉,豐富著群眾文藝生活。

張永宏介紹,隨著經濟收入增加,縣城群眾對文化生活由觀賞逐步向自己參與轉變,涌現出了許多晨晚練隊伍,活躍在各個廣場。但是,這些舞蹈、秦腔等演出隊排練和演出范圍很小,缺乏大的平臺。在這種背景下,從2009年開始,為使全縣文藝愛好者有一個展示自我的活動場所,縣文體局啟動“周末廣場文藝展”演出活動,努力打造具有文化活動示范性和指導性的展示平臺。

活動啟動以來,規模逐步擴大,培育的演出隊由2009年的5個,已發展為民族舞蹈、現代舞蹈、健身操、合唱團、民間小調、花兒演唱、武術、器樂合奏等不同類型的50個群眾演出團隊,約800多人。演出場地也從步行街轉移到縣體育場,解決了群眾觀看和展示的困難。

“演出隊和文藝愛好者爭相上臺,我局將他們分為四組,每個隊每月演出一次、出三個節目,還有一場秦腔節目專場演出。”張永宏說,在縣文化館輔導老師的輔導下,群眾演出團隊的演出水平不斷提高。目前,根據永登天氣特點,周末廣場文藝展固定為每年5月初開始到10月底結束,每周雙休日傍晚進行演出。

永登縣委相關負責同志說,經過歷練,各個演出隊大多都能進行創作,及時更新節目。近年來,創作的小品《低保戶的心聲》,舞蹈《吐魯風情》,歌曲《玫瑰之約》,小調和花兒《十唱共產黨》等文藝作品,在下鄉演出中深受群眾喜愛,多次參加蘭州市“農民文化體育節”等演出均獲大獎。10年來,“周末廣場文藝展”活動中,參加的人員越來越多,觀眾也越來越多,累計演出300多場次,參演人員達8000人次,觀眾高達80多萬人次。已成為全縣文藝愛好者的展示平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成為永登精神文明建設的獨特宣傳窗口。
來源:蘭州日報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