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關系著千家萬戶。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甘肅交通部門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民生保障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利用本單位力量資源,圍繞“一老一小”兩個群體,想方設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斷營造“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良好環境,引導社會各類群體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老有所養
幫老年人邁過“數字鴻溝”。針對人口結構越來越“老”、數字化形態越來越“新”,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難、打車難的問題,甘肅進一步提升出租汽車電召服務,實現95128電召服務號碼覆蓋2--3個市州所在地城市,推動主要網約車平臺公司開通電話叫車服務,優化約車軟件,增設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鍵叫車”功能。目前甘肅省道路運輸局已對確定開展此項工作的蘭州市和天水市進行了摸底,兩地正在籌備建設95128電召服務系統,制定方便老年人打車出行的地方性、特色性措施,完善具體實施方案。
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甘肅省交通運輸廳下設440多個基層黨組織,收費站所、路政執法大隊、公路段、養管站、項目辦、施工作業點遍布各地。黨史學習教育中,各部門突出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動員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志愿者進社區、進小區、進村鎮、進敬老院、進福利院,以鰥寡孤獨老人和留守老人、患病老人、貧困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群體為重點,送溫暖、做衛生,開展親情陪伴、文化服務、生活救助、家電維修、維權咨詢等,想方設法為他們辦實事解難題,在為民服務中彰顯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徽縣公路段的黨員吳新榮經常和同事們去看望附近的孤寡老人,為她們送去熱水壺、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與老人促膝談心,詳細詢問了老人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日常生活起居及存在的困難,給以力所能及的幫助。
幼有所育
加快推進“愛心母嬰室”建設。幼有所育是與每個家庭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為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關于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推進各單位母嬰休息室建設,甘肅交通部門將“愛心母嬰室”與“司機之家”一體規劃建設。母嬰室主要配備沙發、飲水機、嬰兒床、微波爐、消毒柜、茶幾、儲物柜、寶寶椅等基本設施,通過母嬰室墻面粘貼暖色墻紙、卡通墻繪,地面鋪設卡通地墊等方式提供溫馨的育嬰環境。在目前已經建成的39對高速公路服務區母嬰室中,定西、平涼、太石、武都、武威、蘭州南、長城驛服務區7對母嬰室被甘肅省總工會評為“省級標準化母嬰室”。不但如此,白銀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等公路養護單位針對女職工孕期、產期、哺乳期“三期”的特殊需求,也設立了溫馨的母嬰室,解決了女職工孕期、哺乳期的后顧之憂。“在母嬰室里換尿片、喂奶、洗奶瓶,既方便又能保護隱私,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沒有心理負擔。”一位正在里面給嬰兒喂奶的年輕媽媽說。
關心孤殘留守和困境兒童。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甘肅交通部門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護苗行動”結合起來,廣大黨員、青年志愿者利用“六一”和暑假等時間節點,進學校、進福利院、進聾啞學校、進留守兒童家庭,買了小朋友們喜愛的少兒書籍、新書包、文具、體育用品、作業本、桌椅、板凳,等等,大家和孩子們一起戴紅領巾,唱紅歌、升國旗、玩游戲。城關區輔讀學校是甘肅省唯一一所專門進行智障學生啟智教育與康復訓練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半寄宿專業學校。全校現有學生 154人,學生多為先天性智力落后、語言障礙、腦癱、唐氏綜合癥、多動癥、自閉癥、肢體殘疾等,因目前學生人數多,個體差異大,學習輔助用書和描紅寫字練習本數量不足,難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也影響了老師的教學成效。得知情況后,6月24日,甘肅省公路網規劃辦精心選購相關學習書本送到了小朋友的手中。一位老師感動地說:“本次贈書活動十分有意義,既在孩子們心中播種了知識的種子,也傳遞了關愛和希望,浸潤了孩子們的童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一老一小”問題上,甘肅交通部門每個單位都建設了自己的老職工活動室,配備了乒乓球、臺球、象棋、麻將、撲克等老年人喜愛的娛樂設施,設有離退休職工黨支部,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一些單位多年來還自發成立了“愛心幫困基金”組織,對單位內部和社區的患病、住院老人、孩子進行救助。另外,甘肅交通部門各單位日常工作中還十分重視女職產假、病假、哺乳假等權益的保障和工資的落實。(高匡宇)
作者:高匡宇
單位:甘肅省交通運輸廳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