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夏天的太陽,暑氣逼人,尤其正午時節,火辣辣的太陽當頭照,調皮的像個大火球,炙烤著大地。酷暑難耐的季節,疫情再次蔓延,從7月7日蘭州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以來,一周時間,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持續增加,讓我們一刻也不能放松。作為中國石油銷售行業的窗口——加油站,他們是這樣盡責的。
八點三十分:穿戴齊全,做好防護,在安全區域列隊接班。站經理重復著“老三樣”——安全、防護、服務。
八點五十分:擴音器里傳來響亮的聲音,消毒了,消毒了......只見員工拿著消毒器具在加油現場、營業室認真的進行消殺作業。加油現場、加油槍、顯示面板、電腦鍵盤、把手、收銀臺等等不放過任何一個部位,而且這項工作每隔兩個小時就會重復。
九點:開始接班;站立迎候在入口處,規范引導著每輛到到達泊位,“您好歡迎光臨,下車請佩戴口罩,請掃健康碼、場所碼、請出示行程卡,請測量體溫......”等等等等的話術時刻縈繞在耳邊,回響在加油現場,聲音的傳遞不是別人,正是每天穿梭在加油島的他們,只見他們頂著太陽,帶著N95口罩、防護面罩、醫用手套等,不厭其煩提醒每一位顧客,炎熱的夏季讓防護面罩鍍了一層保護膜,水汽也影響了視線,但他們還是穿戴齊全,做好防護,因為他們身上是一種責任,這份責任很沉很沉,從穿上工作服站到加油島的一刻開始,他們代表的就是中國石油員工,能夠勇挑重擔,這一擔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十二點:吃飯了,吃飯了,二樓傳來吆喝聲。酷暑的季節,西瓜、綠豆湯成為每天必備的“解暑神器”,只聽見張明強的調侃道:“暑熱難耐,何以解憂,唯有綠豆”,隨后引得大家笑聲朗朗,然后很有默契的盛上一碗綠豆湯,一口飲下,拿著各自的飯盒分餐而食。
十四點:盛夏的太陽最毒的時刻,太陽正當頭,雨棚下面毫無陰涼,后背上楚楚可見的汗印,是濕了干,干了又濕的見證;值班經理也開始了卸液作業,一站就是四個小時,從上到下看去,臉、脖子、手的膚色一致,要不是偶爾漏出衣領下略顯白皙的皮膚,都忘記了本來的顏色。
十八點:服務區的“大白”出現了,認真的在加油現場進行消殺作業,這是左鄰右舍互幫互助的體現。
零點:現場寂靜了許多,零星的汽笛聲、剎車聲、說話聲、加油聲傳來,再配上掃帚在現場婆娑的聲音,五線譜就這樣生成了,給寂靜的夜關了一扇門,又打開了一扇窗。透過窗,一車一人或一車兩人身影重疊、交匯,被“再見,歡迎下次光臨”打破,周而復始。
六點:太陽微微顯,柔和的穿過云霄。拖把、抹布、掃帚成為他們的工具,對加油現場的設備設施進行保養。
這就是一線員工的一天,在無數重復的日夜每個石油人都在堅守自己的崗位,有的化身“大白”,有的化身“藍精靈”,無論任何崗位、任何化身,都是奮斗者最美的樣子,在疫情防控中盡綿薄之力。
供稿:隴中銷售片區定西服務區加油(氣)站
核稿:楊博雅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