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慶陽市委書記欒克軍帶領慶陽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前往陜西省千陽縣,學習考察現代蘋果產業發展情況,為慶陽把“小蘋果”做成“大產業”取經。記者 安志鵬
記者 先朝陽
金秋十月,正是蘋果成熟的季節。
慶陽市隴清瓜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智榮的蘋果,不僅賣得價高,而且賣得新奇。
張智榮在西峰城郊栽植了160多畝蘋果樹,掛果面積50多畝。別人的果樹只噴農藥,他的果樹還噴牛奶和蜂蜜,以及SOD酶。別人蘋果論斤賣,張智榮的蘋果論個賣。2011年,張智榮在淘寶網上開店,去年網上交易額超過20萬元。特別是去年,一個重620克的蘋果,在他的淘寶網店里賣出了1660元的“天價”。
說起給果樹“喝”牛奶,在慶陽市并不鮮見,這是果農增收的一大法寶——蘋果喝牛奶,施生態有機肥,生產“SOD”奶蜜蘋果。給果樹“喝”奶,就是給果樹打上牛奶等調配劑,果個均勻,光潔度好,含糖量高,口感甜脆,抗病力強。這一技術正在慶陽市的很多蘋果基地推廣。
據農業專家分析,慶陽是優質蘋果生產的理想區域,是國家區劃的西北黃土高原蘋果優勢產區,全國優質紅富士蘋果最佳核心生產區,也是我省蘋果生產的重點市。近年來,慶陽市委、市政府按照“小蘋果,大產業;小蘋果,大民生”的理念,確定蘋果產業為全市農業三大主導產業之首,采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技術服務”等形式,發展培育蘋果產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技術能人和種植大戶,積極實施國家級、省級蘋果標準化示范園創建項目和市、縣、鄉三級蘋果“千百十”示范園建設工程,全市蘋果產業在規模面積顯著增加的同時,果品質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至去年底,慶陽市蘋果栽培面積151.68萬畝,已建成9個連片果帶和5個優質蘋果生產基地,蘋果為農民人均增收入718.46元,果業已發展成為全市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鐵桿莊稼”。
為了進一步堅定發展蘋果產業的信心和決心,慶陽市邀請國家和省市蘋果產業專家,召開“慶陽蘋果產業發展戰略座談會”,明確了蘋果產業發展的產業、市場和技術定位。慶陽還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組,啟動了蘋果產業從業人員培訓工程,成立了專門負責全市果產業生產、加工、儲藏、流通和技術開發的果業局,在蘋果主產鄉鎮設立了果業服務站。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對蘋果這一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齊抓共管的局面。
要讓果業發展的路子更規范,慶陽市首先從蘋果栽培的源頭抓起,完善苗木繁育機制,鼓勵支持相關企業和專業大戶集中育苗,實行合同化育苗制度,定品種、定地點、按需求育苗,從源頭上確保苗木質量和產業安全。在產業發展中,改變一家一戶、零星分散栽植做法,堅持統一規劃、集中連片、規模發展。以建設高標準、現代化果園為方向,大力推廣“海升”矮砧密植高效集約化蘋果栽培模式和“西農”旱地矮化高效栽培技術,積極推行發展矮化栽培,促進產業升級換代。與此同時,以旱作技術集成示范為主,對示范園進行集成技術、集中投入、集中管理,培育了一批規模大、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果業示范帶、示范鄉、示范村和示范點,促進了全市果園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
慶陽市始終把“科技興果”放在重要位置,著力提升蘋果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發展水平,積極拓展院地合作模式,申報、實施各類建園、管理和示范項目,促進了全市優質蘋果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慶城蘋果試驗示范站引進了127個新優果樹品種,建立了砧木采穗圃和品種采穗圃。寧縣引進陜西海升集團,按照高科技、高定位、高效益的“三高”理念、實施苗木良種化、栽培矮密化、管理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產品標準化等“五化”措施,形成了“企業+基地+農戶”的鏈式開發模式,不僅建成了海升高科技蘋果示范園,還帶動發展了北國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新建集中連片的現代化果園16處1萬多畝。
市場是產業的生命線。為了提升和推介“慶陽蘋果”質量品牌,慶陽市通過積極運用現代先進生產技術,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蘋果。目前,全市有機食品認證、GAP認證8000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1.5萬畝。慶陽市大力實施“引強入慶”戰略,引導企業通過建辦基地、創建合作組織等形式,形成“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強化服務能力,擴大經營規模,提升了蘋果產業發展水平和經濟效益。全市現有果品貯藏企業35家,貯藏能力23.49萬噸;有果品購銷企業21個,加工企業4家,包裝企業23家,極大地提高了慶陽蘋果的貯藏加工能力。
慶陽市還堅持把創建果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培育市場主體、延長產業鏈條、破解“三農”難題的突破口,以市場引導、政府推動、典型帶動為主要手段,按照“自主經營、自主管理、自主服務、自負盈虧”的原則引導發展。全市現有果業協會34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1個,參與果農4.42萬戶,涵蓋了果品生產、加工營銷、技術服務等多個生產環節,在推動蘋果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慶陽市還對全市的蘋果產品進行品牌整合,統一注冊“慶陽蘋果”商標,統一印制包裝,在媒體和戶外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廣告宣傳。去年,在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資格后,慶陽市舉辦了蘋果產業工作推進會,明確提出,在持續加大品牌宣傳、市場營銷力度的同時,加強營銷策劃,成立市級蘋果產銷聯合會,加強電子銷售平臺建設,組織開展“賽果”“賽園”等活動,以此提升“慶陽蘋果”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廣州、蘭州、青島、武漢等地舉辦大型企業蘋果推介會10多場,“慶陽蘋果”已暢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國內大中型城市以及越南、緬甸、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俄羅斯等歐洲市場。
在蘋果產業發展的遠景規劃上,慶陽市制訂了《慶陽市蘋果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和《關于進一步加快蘋果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按照“人均一畝果,畝均一萬元”的目標,優化現有果園,擴大新栽面積,到2020年全市蘋果面積力爭達到200萬畝,掛果面積達到100萬畝,果品產量150萬噸,實現產值75億元,農民人均蘋果純收入達到3000元,使蘋果產業真正成為全市富民增收的基礎性產業。規劃還提出,要以把慶陽蘋果“做成國際化大產業”為戰略目標,以生態果品、安全果品、優質果品、品牌果品為質量目標,久久為功,把“慶陽蘋果”做成黃土高原的特色名片。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