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張義鎮--涼州區張義鎮發展的思路

時間:2015-10-29 11:19:46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點擊:
多年來,上泉鄉堅持走"種、養、加、輸、遷"綜合發展的路子,組織實施"農牧結合、農林結合、規模養殖、地膜種植"的經濟發展措施。全鄉以糧食生產為基礎,突出重點、依靠科技、提高單產,保持了糧食產量的穩定增長。養殖業、林果業也有一定發展,農業產業結構逐步趨于例題。因地處山區,牧草資源豐富,發展畜牧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畜牧業已成為一大特色產業。2001年,羊出欄3538只,豬出欄4846頭,牛出欄230頭,畜牧業的發展帶動了全鄉經濟進一步發展。勞務輸出和移民搬遷力度加大,農民收入逐年有所提高。

在新形勢下,上泉鄉今后發展思路是:大力發展種草養畜,推廣暖棚養殖,建立地膜洋芋種植基地,圍繞退耕還林(草)規劃方案,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努力使經濟再上一個新臺階。

鄉政府駐燈山村。2001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965萬元,財政收入4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34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3元。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9所,在校學生3214人;有衛生院1處。

主要產物

中路鄉農作物種植以小麥、洋芋、油菜、豆類為主,特別是地處高寒低溫帶,非常適于大面積種植洋芋。洋芋種植面積達3570畝,畝產均達到2000~2500公斤。所產洋芋個大皮薄、淀粉含量高、食用口感好。豆類種植歷史悠久,是山區的主要特產,主要以扁豆、豌豆、大豆為主。依托山地廣闊、草山連片,養殖放牧條件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大力發展畜牧業。2001年牛存欄4516頭,出欄1315頭;羊存欄11102只,出欄4681只。規模養殖戶達426戶。山羊的羊絨是加工的好原料,絨白質高,是外商的搶手產品。

跨入新世紀,中路鄉今后發展思路是:大力發展洋芋生產、豆類種植、規模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洋芋生產、豆為種植、規模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旅游業及二三產業,不斷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人參果

從2003年開始,張義鎮狠抓以人參果為主的產業結構調整。到2006年底,全鎮日光溫室總數超過2000座。人參果產業已初具規模,完成了"天梯山"牌人參果商標注冊,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組建了武威市天梯山人參果產業協會,建成了容量為200噸的恒溫庫,產品已銷往北京、上海、蘭州、烏魯木齊等城市,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發展歷史

2004年8月,上泉鄉、中路鄉撤銷,并入張義鎮。

將中路、上泉鄉撤并于張義鎮,合并后的張義鎮轄26個村民委員會,18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3221人,區域面積約340平方公里。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