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涸澤而漁 祁連山保護區無法背負之重

時間:2015-10-30 10:02:4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未批先建的槐溪小鎮

  槐溪小鎮內工人正在施工

  記者 唐學仁

  盡管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相繼實施了“封山育林”“禁牧”“退耕還林(草)”“生態移民”“天然林保護”等多個保護工程,但在核心區記者看到的卻是牛羊滿山坡,牧民把自家的牧場用鐵絲網圍了起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祁連山作為物產富饒的巨大寶庫,直至今天,人們依然向祁連山不斷地索取。過度的放牧和旅游開發,本就讓草場生態遭受重創。而近年來,不斷增長的牲畜數量和旅游景點,更使得保護區超負荷容納,生態環境問題愈加嚴峻。

  過度放牧重創草場生態

  10月15日中午,肅南縣康樂草原一片枯黃。為了辨認,牧民們在羊身上噴出各種顏色。鮮艷的紅綠色點綴,在草原上顯得格外漂亮。42歲的蘭衛軍騎著摩托車,趕著自家200多只羊在草原上放牧。一直居住在康樂草原的蘭衛軍是地道的牧民,牛羊是他的立身之本。從2012年開始,蘭衛軍家的羊只從80多只增加到了200多只。除了羊,他還養了50多頭牦牛。每年的收入超過20萬。去年,蘭衛軍的兒子考取了四川大學,對于一個牧民來說,這是最為驕傲和自豪的事。蘭衛軍目睹了山里牛羊數目的膨脹,超載放牧、過度開墾等給大山帶來的傷害。面對群山,他常嘟囔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們以后可怎么生活呢?”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祁連山作為物產富饒的巨大寶庫,先民自然是靠著她繁衍生息數千年,直至今天,人們仍然要向祁連山不斷地索取。蘭衛軍熟悉山上的一草一木,對山區環境的變遷更有著心痛的體會。“10年前的這個季節,抬頭就能看見白雪皚皚的雪山,不過現在只有被雪零星遮掩的山尖”,蘭衛軍說,至今他還很迷戀在草原上騎馬奔馳的感覺,但祁連山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已開始影響到牧民的生存。很多牧民“忍痛割愛”選擇去縣城定居生活。

  站在空地上,西大河水庫水文管理所辦公室主任謝玉喜指著遠處的羊群說,超載放牧對草地的破壞更直接。缺少了草皮的遮陰,僅幾十厘米的腐質層蒸發量急劇增加,下方的凍土層將會退化。不僅如此,祁連山生態的惡化帶來了包括水源涵養功能退化、河西干旱、山區生物生存困難等一系列生態危害。當然,生態惡化的最大危害莫過于荒漠化在河西的不斷蔓延。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能夠切身感受到的危害就是那一次次襲來的沙塵暴……

  順著康樂草原景區去往肅南縣城,景區內的松樹林下,大片成群的牛羊在林間穿梭。而在林區旁邊,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宣傳的“禁止放牧”標語醒目而立。據孔崗木資源管護站站長公維芳介紹,這里就是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由于近年來山區干旱嚴重,山區農牧業生產更為艱難。無限制增加牲畜數量,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和威脅越來越大。

  “這是非常矛盾的事,一直以來這些牧民們就生活在這里,我們無法禁止他們放牧。近幾年,牲畜數量急劇增加,草原已經不堪重負。”公維芳說,以近十年為例,此前,這里的牧民們每家的羊只數量大約在80只左右,而現在,每家的牲畜數量不低于200只,直接翻了三倍,而草場依舊,草原超負荷容納顯而易見。

  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35個鄉鎮共14.2萬人,核心區內目前還生活著大量農牧民。這使得當地農牧、林牧矛盾突出。超負荷放牧最終導致資源保護和正常農牧生產進入惡性循環。在山丹馬場,大量的羊群在草場上啃食草皮。過去,這里對放牧有明確要求,1000畝草場內養140只至150只羊或者60頭至70頭牛,而如今1000畝的草場往往就有300只至400只羊或者150頭至160頭牛。這種超負荷的放牧在整個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普遍存在。

  未批先建的旅游項目

  祁連山的雪山冰川、高山草地生態非常脆弱,然而,一些地方仍然在盲目擴大新建旅游設施。按照自然保護區條例,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禁止一切生產活動。在西大河水庫邊上,記者看到一座座豪華小木屋拔地而起,一條條步道沿著水庫邊緣蜿蜒伸出。水庫另一端,成群牛羊在啃食著庫邊的秋草。謝玉喜告訴記者,水庫邊包括水庫周圍的水源涵養地是禁止建造和放牧的。但現在卻是,水庫邊建起了觀景臺,還成了牧區。

  西大河水庫水文管理所辦公室主任謝玉喜指著水庫最遠處山腳下的一座座整齊建筑說,那也是水庫的水源涵養地,但是現在卻建起了旅游景點。謝玉喜所指的地方便是山丹馬場內的平羌口風景區,去年開始這里建起了旅游接待中心,起名“槐溪小鎮”。驅車走進“槐溪小鎮”,景觀格外漂亮,一排排整齊的民族風格住房別具一格。在小鎮門口,幾名工人正在加緊施工。

  在距離“槐溪小鎮”10公里的地方,便是馬場內的另一個景點“驃騎大將軍營”。為了方便游客住宿,這里的建筑分為別墅棟和平房。正在施工的工人告訴記者,這里去年開始接待游客。別墅的價格每晚在2000元以上,而現在修建的平房以供普通游客居住。將軍營的旁邊,來自深圳的房地產商周偉和幾名同事正輪流騎馬游玩。

  據山丹馬場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韓宏海介紹,水庫觀景臺、槐溪小鎮、驃騎大將軍營這三處景點是馬場近兩年招商引資的結果。“由于山丹馬場移交時經營全面處于低谷,職工生活陷入困境,為了給職工們增加收入,解決職工子女就業,我們不得不在旅游上多下功夫。”韓宏海說,2011年省發改委對該景區可研性報告進行了批復,但所有審批手續不全,項目屬未批先建。

  不斷加大的生態壓力

  超負荷的放牧和過度的旅游資源開發,直接導致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壓力越來越大。謝玉喜說,不僅是草原保護的壓力,尤其是水源涵養地的保護壓力越來越大,多處旅游項目的開發不僅建設時帶來破壞,更加劇了生態保護區人類活動的長期影響。記者在肅南縣大河鄉采訪時看到,外拉地至張家莊片天然草原屬溫性草原,這里植被稀疏,蟲鼠危害、加之超載過牧,導致這里的天然草原出現不同程度退化。謝玉喜說,就生態破壞和水源涵養地破壞,水庫曾經和多個部門進行過協調反映,但沒有效果。

  這幾乎與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相一致。按照9月22日最新衛星遙感顯示,張掖市轄區內有20處工礦用地、40多處水電措施、3處未批先建遠足措施。此中,黑河和石羊河流域水電開發對下流生態情況已經造成必然影響。環保部還稱,衛星遙感和實地考查發現,水電措施扶植繁多,保護區存在多處馬場等放牧措施,草場生態情況局部退化。

  整治

  歷史遺留問題 不放過不遺留

  值得欣慰的是,環保部和國家林業局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約談相關城市和部門后,省上高度重視,要求全面清查和整治祁連山生態環境,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將嚴肅追究責任,涉嫌犯罪的,將依法移送追究刑事責任。

  張掖市在此次整治中,也要求相關部門本著“歷史遺留問題不放過、歷史遺留問題不遺留”的原則,對處于緩沖區、實驗區的煤礦堅決關停,并恢復礦區生態環境,對尾礦庫潛在的污染可能要高度重視,限期采取治理措施,確保祁連山生態和黑河水體安全。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