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沙梁鄉地處甘肅省民勤縣縣城北民湖公路47公里,東北與西渠鎮為鄰,南和泉山鎮相接,西靠花兒園鄉和國營三角城林場。轄劉家地、高來旺、上王化、孫指揮、化音、建設、復指揮、義地、花寨、小東、新溝,上溝12個行政村,71個生產合作社,2399戶,11123人。全鄉土地面積70.6平方公里。2009年全鄉配水耕地面積31144.4畝,人均耕地面積2.8畝。鄉政府駐建設村,民湖公路縱貫其境,交通便利。
紅沙梁墾前因境內有紅色沙梁而得名。"解放前屬新河鄉管轄,解放后屬新河區為紅沙梁鄉。1952年劃入泉山區,1961年設紅沙梁公社,1983年改為紅沙梁鄉。現轄劉家地、高來旺、上王化、孫指揮、化音、建設、復指揮、義地、花寨、小東、新溝,上溝12個行政村,71個合作社、2591戶、12372人,據2001年統計,全鄉國內生產總值24%萬元,農業總產值2927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3376萬元,畜牧此總產值30l萬元,鄉財政收入9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7元,糧食總產量3427噸。
自然環境
紅沙梁鄉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320米,,氣候干燥,降雨量少,年降雨量為90毫米左右,水資源貧乏,除部分地每年澆一次安種水外,其余靠提取地下水灌溉,致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再加上土壤鹽堿化嚴重,水質惡化,礦化度高,部分村社的地下水礦化度高達5.2克/升左右。
經濟概況
紅沙梁鄉的經濟發展以農業種植為主,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為主。其次有青稞、糜子、谷子,玉米、甜菜、油料,苗香、商扣瓜、羔瓜籽等。
三角城林場
民勤縣三角城林場,1973年建立,位于縣城東北部47公里處,距紅沙梁鄉政府約10公里,場區內有漢代三角城遺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場下設三溝、西板槽、甘農、場部、三角城等5個作業站,均分布在農田綠洲的沙漠中,它是縣屬唯一的國營林場,擔負著治理西沙窩的繁重任務,林場總面積30多平方公里,多半為固定沙丘、流動沙丘鏈,年降雨量僅90毫米。
建場以來,林場職工前赴后繼,封沙育林,"發揚艱苦奮斗、戰天斗地的優良作風,在風沙線上共營造人工喬、灌木林2.83萬古,育苗l000多畝,規模宏大,成效顯著,景色宜人,蔚為壯觀,它是民勤人民孜孜不倦治理沙漠、改善生態環境的一座豐碑。紅沙梁鄉是"新疆圓片"黑瓜籽的主產區,所產的黑瓜籽板正粒大,片形均勻,殼薄肉厚,油多味醇,外黑內白,色澤分明,品質達到A級標準。葵花籽紅沙粱鄉種植葵花籽年久日長,數量之多,據于全縣之首,產品具有粒大飽滿,風味獨特等特點,香脆可口,榨制籽油,色質俱佳,其含有豐宙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能有放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黃河蜜瓜紅沙梁鄉由于土壤沙性大,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因而生產的黃河蜜瓜個大瓜圓,皮色純正,肉嫩汁多,芳香誘人,且含糖量高,耐貯運,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郁金香由于該鄉獨特的地理地質條件,生產的郁金香,皮薄瓤厚,色鮮味美,含糖量高達18%以上,風味純正,甘甜如蜜,是消暑解渴、生津保健的佳品。羊羔肉由于該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水質條件,群眾發展畜牧業積極性高,效益顯著,所產的羊羔肉味鮮肉嫩,醇香可口,是極好的滋補和食用佳品。2002年全鄉羊只存欄將達19000只,預計當年可出欄6000只,總產肉量9萬公斤,市場前景良好。優質飼草2002年該鄉根據市場需求,大力引進美國金皇后優質飼草,積極采用地膜種植等科學技術,共種植優質紫花苜蓿5000畝,預計可產鮮草3000萬公斤,干草800萬公斤,且該飼革葉量豐富,革質柔嫩,粗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是品質優良的牲畜飼料。
紅沙梁鄉地處民勤縣湖區,地下水質礦化度高、農業生產條件惡劣,農業效益比較低。近年來,全鄉大力發展棉花產業,現已形成了以棉花為主導產業農業種植結構,常年播種面積保持在2.8萬畝,占全鄉播種面積的90%以上,畝產籽棉達到320公斤以上。2006年,我鄉試驗示范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術,喜獲成功。2007年、2008年連續推廣棉花膜下滴灌累計種植面積5600畝。2009年,計劃推廣2.6萬畝的大田滴灌,目前地下主干管道鋪設埋壓工程已全面竣工,涉及機井共120眼。在春耕生產前將完成滴灌系統首部和毛管的安裝調試工作。該工程可實現年均節水300萬方左右。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