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饑饉歲月里,莊浪兒女建成了百萬畝梯田,梯田的高產優勢,讓莊浪人過上溫飽生活。當年以“中國梯田化模范縣”享譽全國的莊浪縣,而今走著怎樣的發展之路?
深秋時節,走進莊浪,層層梯田間都是紅艷艷的蘋果,散發著沁脾的果香,人們看到了新希望:當年把黃土坡修成梯田的莊浪縣,而今又借梯田平臺發展蘋果產業,讓農民捧著金果脫貧致富奔小康。
把蘋果產業作為扶貧主攻方向
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展望這個宏偉藍圖,莊浪縣該依靠什么來實現?
莊浪兒女曾把腳下黃土地修成梯田,糧食從此連年豐產,過上了溫飽生活。這一創業實踐讓莊浪縣從中得到啟發:依靠梯田建設解決了溫飽。脫貧致富必須依靠在梯田上做大產業。
農業縣情的莊浪縣能發展什么產業?論起資源,莊浪縣僅有梯田。梯田只能生產糧食,挖不出“金疙瘩”。但莊浪梯田能栽出“搖錢樹”。因為,莊浪是被農業部劃入全國為數不多的蘋果優勢產區縣之一。
在新一輪扶貧攻堅行動中,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全國蘋果優勢產區的區位優勢,確立梯田產業強縣戰略,高標準規劃發展蘋果主導產業,把發展蘋果主導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主攻方向,勾畫出了蘋果產業基地布局:沿著葫蘆河、水洛河、莊浪河縣內三大河谷區域發展蘋果基地,向兩岸川臺延伸,逐漸“爬上”層層梯田,力爭蘋果適宜區全覆蓋,讓全縣農民人均擁有1畝蘋果園。2020年,全縣果園進入盛果期之后,全縣農民僅蘋果產業一項人均收入1萬元。
縣委書記徐毅說:“我們要緊緊抓住精準扶貧的大好機遇,帶領黨員干部群眾在蘋果產業標準化管理上下大功夫,實施‘五個三’工程,用3年時間建成3000畝歐盟標準示范園、3萬畝國家標準示范園、30萬畝市級標準示范園,培訓頒證3萬名縣級務果能手,從而打造高標準果園。”
農民人均建成1畝蘋果園
沿著葫蘆河逆流而上,蘋果園從陽川鎮不斷延伸,直至趙墩鄉;沿著水洛河逆流而上,蘋果園又從萬泉鎮不斷延伸到良邑鄉。蘋果基地已發展到全縣14個鄉鎮。
栽一棵,成活一棵。在每年春天最干旱的時節,縣林果部門探索的生根粉生根和保濕袋保濕的“保活”措施,促進全縣蘋果苗木成活率達98%。目前,全縣蘋果基地65萬畝,農民人均擁有1畝蘋果園,全縣適宜區都發展成蘋果基地。層層疊疊、連片延伸的果園,滲透著黨員干部的幫扶。每年春節之后,縣鄉干部上山爬洼,踏測放線,引導農民栽植果樹。縣上每年整合扶貧、林業等項目資金2000萬元,給農戶補貼苗木、農膜、肥料,扶持農民建設果園基地。
縣委副書記、縣長宋樹紅介紹說:“我們要把蘋果主導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主攻方向扶持發展,堅持‘蘋果產業發展到哪里,項目和政策就跟進配套到哪里’的扶持方向,不斷優化路、水、電、氣等產業發展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助推蘋果產業發展邁向欣欣向榮的境地。”
縣里圍繞發展蘋果產業運輸難題,實施了村村通水泥硬化路工程,全縣道路通暢率達67%。圍繞果園灌溉難題,實施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基本解決了河谷川區果園灌溉“最后一公里”問題。圍繞蘋果產業區域電力不足問題,開建了總投資3.5億元的光伏發電工程。圍繞雹災損害蘋果問題,全縣建成4道冰雹災害防線,盡可能地降低雹災損失。
“蘋果班子”引導農民熱心務果
果樹栽進田里,而農民的心思不在果樹,仍然停留在種糧上。究其原因是農民還沒有完全看到蘋果能致富的喜人前景。
朱店鎮三合村“蘋果班子”的典型引路做法,卻讓農民心動了。
三合村村支書柳玉昌是務果老把式,早就嘗到務果甜頭。村主任楊居志的果園也掛了果。村里又把李文斌等3名蘋果大戶推選到村班子里,組成“蘋果班子”。“蘋果班子”沒有喊破嗓子,而是干出樣子。凡會必講蘋果,給村民計算務果與種糧對比賬,組織村民親眼目睹蘋果遠銷情景。“蘋果班子”成員每年務果收入均上了7萬元。
村看村,戶看戶,農民看的是干部。“蘋果班子”的示范引導終于讓村民動心了。那些認為打工來錢快的村民,也放下了瓦刀,提起了剪刀,天天鉆進了果園。目前,全村果園面積發展到2810畝,人均1畝果園,其中掛果園1200畝。
縣里把朱店鎮三合村“蘋果班子”示范蘋果“引路田”的成功做法推廣到全縣,鼓勵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果園,示范蘋果增收富民效益,帶動農民精心務果,目前全縣14個果園鄉鎮都有果園掛果。
推行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
原本從“中國蘋果第一市”的棲霞市引進的莊浪紅富士蘋果,每斤售價高達5.5元,高出棲霞市1.8元錢左右,顯示出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良好特性,吸引“婆家”前來探究原因。
陪同棲霞市考察團的縣果業中心副主任邵存應介紹說,除了區位因素影響之外,還有生產技術的影響。
莊浪縣推廣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推行產業發展行政與技術“雙包”責任制,縣級領導干部每人包抓1個果園鄉鎮,鄉鎮主要領導掛點示范,縣果業部門技術干部在果園一線提供技術支持,指導鄉鎮發展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基地、綠色食品園等示范性蘋果園,示范推廣陽光樹冠、紡錘樹型、農家肥應用等蘋果標準化管理技術。陽光樹冠和紡錘樹型便于果樹采光通風,而施用農家肥能提高蘋果品質;“果+畜”“果+沼”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把農家肥和沼肥深施給果樹,提高了蘋果優果率。
“莊浪紅”蘋果聲名遠播
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產業要有品牌意識。再好的蘋果也需要打造品牌。層層梯田上的紅色蘋果美景,啟發莊浪兒女把莊浪蘋果稱為“莊浪紅”,取義為莊浪梯田里紅蘋果的意象。
近日,水洛鎮果農孫志剛在“淘寶網”上注冊了網店,“曬”出了紅艷艷的莊浪蘋果照片,在網上引起搶購。蘋果產業發展也要緊跟電商步伐。縣里已在各鄉鎮建立電子商務服務站,先期在132個村設立電子商務服務點,幫助果農在“淘寶網”上開設網店40多個,網上售果讓“莊浪紅”的聲名遠播,莊浪蘋果榮獲“中華名果”美譽。
四川省德陽市的林老板每年都要到莊浪縣來提前預訂蘋果。林老板說:“莊浪蘋果品質和口感都很好,非常好賣,不提前預訂就沒貨了。”前段時間,在第二屆平涼金果博覽會上,莊浪縣選送的紅富士系列、元帥系列的展果,品質和品相出類拔萃,贏得客商鐘愛,來自四川、浙江等地客商簽訂了12萬噸5億元訂單。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