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之美,其紅如火。在美麗的鹽鍋峽,有這樣一位老人,古稀之年,老驥伏櫪,有志在心,毅然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奔走于社區居民和周邊村莊的困難群眾家里,扶危濟困,為人解憂,即使自己家庭遭遇不測風云,也不能改變他的赤誠之心。他,就是鹽化社區退休老職工徐登寶。
徐登寶,男,漢族,生于1943年9月,現年72歲,甘肅武威人,初中文化,1967年來到鹽鍋峽化工廠工作,2000年退休,現于老伴和小外孫居住在鹽鍋峽化工廠職工家屬區。
退休后的老徐本來可以安逸的在家享受天倫之樂,但他并不愿意這樣“賦閑在家”。鹽鍋峽化工廠近年來企業效益下降,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企業員工的生活變得困難重重。楊春生是原鹽化廠退休職工,晚年的他性格孤僻,與子女親人反目,且幾乎不與人來往,孤零零一個人獨居生活。天有不測風云,暮年的楊春生患上了直腸癌,病情發展到后期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身旁卻無一位親人照顧。在楊春生絕望之時,熱心的徐登寶伸出了援手,積極聯系自己的親人朋友和周邊群眾,為楊春生送吃送喝,清理衛生,完全包辦了楊春生的生活起居,有時索性就住在楊春生身邊,默默地陪伴著這位孤獨的老人走完自己的一生。楊春生去世后,收入微薄的徐登寶又拿出自己的積蓄,和周圍愛心人士捐助的善款為楊春生辦理了后事。
原鹽化廠職工張來生的妻子楊紅身患肝硬化,其一家三口完全依靠政府低保維持生計,全家人生活舉步維艱。徐登寶得知此事后,不辭辛苦奔走于各家各戶,積極為張來生一家募捐。盡管生活拮據,但老徐和他的工友們仍然為張來生一家捐款1000元。當老徐將這筆善款送到張來生家里的時候,他們全家人都流下了感動的熱淚,但老徐心里仍然覺得很慚愧,沒能為他家幫到更多的忙,用他的話講,看在眼里,卻急在心里,只能略補無米之炊了。
就在老徐日夜奔波,扶危濟困幫助他人之時,自己家里卻發生了一件令他悲痛欲絕的事情,他14歲的孫子因意外事故去世了!面對著失去親人的痛苦,堅強的老徐沒有被擊倒,那顆扶危濟困的赤誠之心未有改變。在得知原鹽化廠職工文永紅13歲的孩子不幸罹患白血病后,徐登寶又開始拖著老邁的身軀為這個可憐的孩子募捐醫藥費。當老徐和幾個好心人一起將3000元的善款送到文永紅手里的時候,文永紅淚流滿面,說不盡他的感謝之語。而年邁的老徐也禁不住想起了和文永紅孩子差不多大的孫兒,兩行淚水悄悄地滑過老徐布滿褶皺的臉龐。
近期,在得知鹽鍋峽鎮朱王村有個叫崇景榮的初二學生,從小被離異的父母遺棄,現在大伯家居住后,徐登寶來到孩子大伯家了解情況。崇景榮的大伯自己有兩個孩子,是朱王村的特困戶,現在又加上這個侄子,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而14歲的崇景榮因為從小被父母遺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經常一個人待在屋子里,不愿意與人說話。徐登寶就隔幾天去趟朱王村,去看看孩子,還用子女給他的錢和自己省吃儉用的養老金為孩子買一些衣服、學習用品等。老徐講,不能眼睜睜看著這個可愛的孩子因父母的錯誤而毀了,他和他身邊的幾位“老戰友”將竭盡所能的幫助這個孩子完成學業。
徐登寶做了多少件好事他自己也沒數清楚,但當問及還做過哪些扶危濟困的事情的時候,平易近人的老徐總是笑呵呵的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這也不是我一個人做的,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古稀之年的徐登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人間大愛,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塑造了一個扶危濟困、老有所為的光輝形象,是值得大家深入學習的榜樣和標桿。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