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部商報報道(記者 甘菊萍) “全面二孩”政策發布后,不少家庭躍躍欲試,但也有不少父母揪心,尤其是60后、70后父母,擔心年齡大了生孩子風險大,心中的疑問頗多。如果再生一個寶寶,爸爸媽媽們應做哪些準備,如何降低風險,以確保媽媽和孩子的健康安全?昨日,記者就很多家庭關心的備孕二孩前應做好那些準備工作等問題,省、市婦幼有關專家進行答疑解惑。
1 高齡父母生二孩胎兒畸形率增加
眾所周知,女性年齡是影響生育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若是夫妻雙方都有再生二孩的意向,那么這件事還是盡量早些完成的好。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佟亞莉說,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是25~29歲,30歲以后女性生殖能力開始下降,35歲以后生殖能力直線下降,而40歲后女性逐漸進入絕經期,鮮有成功妊娠者,年齡與生育能力有直接關系。即使在試管嬰兒治療中,當女方年齡小于35歲,成功懷孕的幾率更大,因此如果需要生二孩,最好在35歲以前。而最年輕的60后和年齡最大的70后,都已超過40歲,女性年齡要是大于35歲后,胎兒畸形的發生率就會明顯增加。同時,男性若是超過40歲,胎兒的畸形率也會增加一倍,所以建議計劃生二孩的夫妻,要抓緊時機,切莫錯過了最佳的生育時機。
2 高齡婦女生二孩須做產前篩查
蘭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副主任李?萍說,曾經生過孩子的產婦在生產中發生重癥或死亡等不良后果的比例要遠高于第一次生孩子的產婦,所以建議再次妊娠的婦女,一定要到醫院定期進行孕前檢查,有基礎疾病的女性一定要找專業醫生及時診治。對一些有妊高癥、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和腎病等內科合并癥的婦女,要把原發病控制得比較好后再考慮懷孕,如果懷孕有可能會加重原發病,則建議不要生二孩。還有就是備孕二孩的女性一定要做婦科檢查和對身體做全面檢查,在對宮頸篩查、卵巢檢查確定無問題的前提下考慮懷孕。此外作息時間一定要正常,控制好體重,保證身心健康。
省婦幼產前診斷中心主任孫慶梅主任還建議,對于高齡產婦而言,還需要檢查有無不適合懷孕或高風險的內科疾病,可做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血壓測定、病毒及抗體檢測、營養狀況檢查、婦科檢查等,如果發現問題,需治療控制后再準備受孕。
3 剖宮產婦女需2至6年內再生育
“剖宮產術后最好過兩年再懷孕。”省婦幼產前診斷中心主任孫慶梅說,由于剖宮產術后子宮壁傷口在短期愈合不佳,胎兒的發育使子宮不斷增大,子宮壁變薄,而手術傷口處是結締組織,缺乏彈力,新鮮的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過程中容易脹破而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脅生命。但需要說明的是,并不是說兩胎相隔的時間越久越安全,剖宮產者如果超過6年,子宮切口的疤痕會逐漸變薄,肌纖維會變成結締組織,張力變差,子宮破裂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所以一般建議產婦在剖宮產后的2至6年內再生育,不宜隔得太久。
而就第一孩剖宮產,第二孩也必需剖宮產嗎?對此,孫主任說,如果只是因為寶寶胎位不正的原因而剖宮產,那么再生育時只要排除這些因素,還是可以順利生產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第一孩是剖宮產,懷第二孩時,準媽媽要多做幾次產檢,請醫生關注子宮和胎兒狀況,一有出血、腹痛等情況要立即來醫院。
4 夫妻雙方不能擅自用藥
很多夫妻在懷孕早期可能還會吃一些孕婦忌服的藥物,這對胎兒發育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孫慶梅提醒,從不采取避孕措施起,夫妻雙方不能擅自用藥。
孫主任說,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應在停藥后6個月再懷二孩,如果長時間服用避孕藥或放置節育環,環后需觀察3個月以上,無異常變化時才可受孕。在這段時期,最好采用避孕套避孕,否則因停服避孕藥或取環所致的非常規排卵及子宮膜受損時懷孕,胎兒就不能正常發育。此外,在懷孕前,人們習慣上強調女性應該注意營養,而對男性的關心不夠,其實精子的質量對于一個胚胎發育來說也非常關鍵,所以準備要小孩的夫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要戒煙限酒、遠離輻射、平衡營養外,準爸爸更是要通過鍛煉來提高精子質量。
5 想生二孩提前3個月做檢查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圍產中心主任周敏說,女性有再懷孕的意愿時,至少提前3個月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和評估,且重點評估三大方面:全身情況的評估,心、肺、肝、腎功能是否適合懷孕,體質和營養狀況好不好;了解基礎血壓、血糖等情況。生殖系統的評估,卵巢功能如何,有沒有婦科系統的疾病,特別是宮頸,如果第一次生產是剖宮產,那要著重評估子宮疤痕的情況,這也是經產婦和初產婦的主要區別之一。生活、工作狀態評估:如果有不良的生活習慣,處在較惡劣的工作環境中,都要改變,以前生過畸形兒或有遺傳性疾病,再懷孕,還可能再發,需要產前咨詢。如果女性通過評估,發現有問題存在,可能要請產科、內科、外科、婦科、產前診斷甚至生殖輔助的專家一起會診,解決問題后才能妊娠。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