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香蓮鄉--崆峒區香蓮鄉概述

時間:2015-11-05 15:25:0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社會事業

全鄉現有中小學校13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6所,村學6所,在校學生1064人,專職教師60人,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2人,占20%。鄉村醫療組織12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醫生5人,病床5個,能夠滿足全鄉群眾就醫和疫病防控需要。

發展規劃

規劃思路

香蓮鄉

香蓮鄉"十一五"規劃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以中心村建設為突破口,主攻兩大目標(小康香蓮、和諧香蓮),發展一線(轉閆路沿線),帶動四點(上麻、鄉街道、宋塬、三里),建設一區(觀音殿生態旅游區),努力實現香蓮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發展目標

到2010年,全鄉農業增加值完成1428萬元,增速達3%;糧食總產量達到4926噸,增速達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725元,增速達到3%;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500萬元,增速達到3%,朝著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和諧、山川秀美的方向發展。①道路建設。到2008年,完成河道五村的村道建設,建成5條26公里通村等級路。

②農田建設。在河道村建成田、林、路、池、草配套工程面積2000畝,到2010年,全鄉整修綜合治理配套標準梯田面積達到36000畝,人均面積達到4.9畝以上,全鄉的梯田化率達到80%。

③暖棚養牛建設。在三里村爭取資金170萬元,實施世行貸款養牛建設項目,發展暖棚養牛戶100戶,配套建成暖棚、青貯氨化池、水窖,購買基礎母牛100頭。到2010年底,全鄉10頭以上暖棚養牛大戶達到500戶,5頭以上達到800戶,牛存欄達到7000頭。

④農村水利建設。爭取河道5村的河道治理及河臺地提灌工程項目立項并完成建設,完成卜河、薛馮、高河三村人畜飲水改水工程,在下麻村新打機井1眼。

⑤通訊信息設施建設。完成河道五村電話桿線架設,全鄉實現有線電視電話"村村通"目標,到2010年實現村村通用戶500戶,手機用戶突破2000人,固定電話用戶達到700部。

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到2010年完成鄉中學、重點小學擴建,新建1所幼兒園。

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訂單洋芋種植1萬畝,建成包括蔬菜、高產訂單農業等方面特色農業生產基地6處,實現全鄉人均養殖1頭牛、發展1畝果菜、種植1畝草和戶均輸出1個勞動力"四個一"的目標,全鄉果園面積達到3700畝。

⑧加快新農村建設。在三里、宋塬、香蓮、上麻實施中心村建設,在下麻村投資399萬元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建成小康居民點2處,推進村鎮街道、客運站、污水和垃圾處理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各村新建垃圾點11處。

項目建設

香蓮鄉

香蓮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確立了"以工業思維抓農業,用發展意識辦項目"的思路,實施了"一抓項目,二抓產業,三抓收入,四抓黨建"的發展戰略,開創了項目建設新局面。

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

2005年在上麻村投資167萬元實施了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移民搬遷45戶,修機路2條1公里,埋設供水管道14.5公里,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修村部6間120㎡,建養畜暖棚129座,投基礎母牛80頭,還犢49頭;2006年投資195萬元實施宋塬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落實移民搬遷60戶,新打170米深井1眼,自來水入戶達到100%,種草500畝,建成牛棚145座,投基礎母牛80頭,還犢64頭,建成村部7間140㎡;新修生產路1條2公里;2007年在三里村實施了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共完成投資240萬元,移民搬遷47戶主體建成,新打180米深機井1眼,新發展暖棚養牛戶128戶,建成養牛暖棚90座,整修村社道路2條2公里。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