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大秦回族鄉--崆峒區大秦回族鄉特色產業

時間:2015-11-05 15:42:2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大秦回族鄉地處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西北部山塬區,東連白廟鄉,北鄰寨河鄉、西陽鄉,西接安國鄉,南與柳湖鄉毗鄰,地勢西高東低,塬面狹窄,海拔1500-1700米,東西長約12.5公里,南北寬約9.5公里,白西、趙大兩條公路橫穿全境。總土地面積58.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061畝。

 

大秦回族鄉

年平均氣溫8—9℃,無霜期160—170天,年均降雨量400—500毫米。 全鄉轄12個行政村,45個合作社,總人口10717人,其中:農業人口2250戶10544人,回族人口9213人,占總人口的86%。共有黨支部16個,黨員330名,其中農民黨員243名;有學校12所,其中中學1所,小學11所,在校學生1700余名,教職工123人;個體戶70多戶,從業人員200余人。

2006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351萬元,農業增加值完成1539萬元,糧食總產量完成4915噸,黃牛飼養量達到17000頭,畜牧業收入7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14元。

鄉機關設置“四辦一部”即:黨政綜合辦、新農村建設辦、計劃生育辦、社會發展辦、武裝部。人員編制:行政編制18人(工勤2人),事業編制16人。鄉干部26人,其中:科級干部9人,一般干部17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0人,占76.9%,平均年齡34.5歲;村干部2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0人,占38.5%,平均年齡43.8歲。

行政區劃

轄:大秦村、劉廟村、東陽村、三樹村、沙塬村、梁西村、梁東村、東九村、蘇家村、西九村、騰堡村、大張村

特色產業

 

大秦回族鄉

畜牧業發展。畜牧業成為全鄉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依靠項目支撐,利用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項目建設,先后在劉廟、東九、蘇家三村,新建養牛暖棚380戶380座1140間,投放基礎母牛110頭,牛飼養量達到1520頭;相繼建成了文達肉牛育肥基地,梁西、騰堡養牛專業村,輻射帶動了全鄉的畜牧業發展,全鄉培育5頭以上的養牛大戶212戶,10頭以上的養牛大戶201戶,販運專業戶86戶,現已建成百頭養牛戶2戶,牛飼養量突破17000頭,人均1.7頭,畜牧業收入達到782萬元,人均畜牧業收入742元,占人均純收入的37%。 飼草業發展。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以蘇家村三社為中心的紫花苜蓿種植基地面積達1000畝,輻射帶動全鄉飼草業發展,使全鄉飼草面積達6000畝。

種植業發展。投資15萬元,建成標準化蘑菇栽培溫棚3畝,年利潤可達3.5萬元以上;繼續擴大地膜玉米種植面積,年種植地膜玉米達8500畝,梁西村四社溫棚蔬菜繼續擴張,已形成氣候,全村建溫棚25座12.5畝,年產蔬菜6250公斤,直接經濟收入13125元,人均119元。

鎮村建設

 

大秦回族鄉

一、集鎮建設。規范市場管理,取締馬路市場,投資6萬元,新修商貿、蔬菜市場各一處,發展工商個體戶70余戶,從業人數達到200余人;投資13.5萬元,對街道進行了綠化、美化,硬化水渠1380米,人行道鋪磚4360平方米,墻面貼瓷磚860平方米,美化亮化了街道。 二、人畜飲水工程建設。投資116.37余萬元,先后在劉廟、梁東、新打機井2眼,新修供水包4座,維修配套大秦、東九、大張、西九等村舊機井6眼,鋪設供水主管道26200余米,自來水入戶2025戶,解決全鄉2250戶10544人17600頭大家畜飲水困難。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