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都鎮地處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北塬,距縣城20公里,屬隴東八大集鎮之一,是涇川北塬的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省級涇(涇川)鎮(鎮原)公路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102平方公里,共轄16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129個村民小組6292戶,總人口2.8萬人。地形以隴東黃土高原為主,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日照2400小時,年平均氣溫9℃,年無霜期180天,降雨580mm。
玉都因玉都境內的九天圣母娘娘廟得名,歷史悠久,農耕文化積淀深厚,境內有王寨牟楊仰韶古文化遺址,太陽墩東漢烏氏縣遺址,有端賢村唐槐,還有1948年解放戰爭甘腿梁戰役戰場遺址,古風猶存的玉都九天圣母娘娘廟和涇川回山王母宮遙相輝映。
基本情況 玉都鎮位于涇川縣北部塬區中心,東鄰豐臺鄉,南連城關鎮,西依黨原鄉,北接紅河鄉和鎮原縣曙光鄉,涇鎮、涇荔公路橫穿全境,是全縣八大集鎮之一,全鎮總面積約102平方公里
,共轄16個村,129個村民小組,28030口人,總耕地6.33萬畝。鎮政府駐玉都村,距縣城20公里,集鎮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鎮區總體規劃為"四縱四橫""井"字形街道布局。街道東西寬1.4公里,南北長2公里,轄21個機關單位,常住人口6580人,工商戶367戶,是省列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
是全縣八大集鎮之一,東鄰豐臺鄉,南連城關鎮,西依黨原鄉,北接紅河鄉和鎮原縣曙光鄉。距縣城20公里,南北長17.5公里,東西寬7公里,總人口2.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28人,總耕地6.29萬畝,全鎮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塬大坳平土層深厚。鎮區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位于東經108度18分,北緯35度27分。街道規劃布局為"四縱四橫"框架,是省列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多年來,玉都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團結在鎮黨委、政府周圍,按照"生態大鎮、果畜強鎮、商貿重鎮、文教名鎮"的興鎮目標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的總體要求,修路改土改善條件,開發果畜調整結構,綜合開發建設城鎮,發展科教創辦事業,使全鎮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經濟實力日益增強,農民收入明顯增加,社會事業飛速發展,玉都鎮發展步入了快車道,2011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840元。
鎮上設有普通完全中學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在職教職工92人,現有學生1519人,高考上線率近年來一直位居全縣第一。小學及幼兒園29所,在職教職工203人,在校學生4503人。衛生事業蓬勃發展,到2000年,全鎮以鎮中心衛生院為主的各種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共計從業人數92人,鎮中心衛生院從業人員28人,有病床40個,村級衛生所和醫療點17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92名。文化娛樂、電力移動通訊等公共設施齊全,鎮內有縣、鎮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37個,建有功能齊全的影劇院1座,建筑面積480平方米。全鎮基本實現了村村通電、通電話,共安裝電話570部,有14個村的48901戶通水。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的目標,有線電視從1997年開始動工,經過4年的艱苦奮斗,目前已架設主干線路4公里。鎮區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4%,傳送電視節目8套,固定資產達17萬元。建有覆蓋北塬六鄉鎮的移動通信基站和聯通通信基站。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