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臨夏永靖走出“尾菜之困”

時間:2015-11-09 10:40:4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薛應霞點擊:

   深秋時節,永靖縣的萬畝高原夏菜喜獲豐收,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收獲景象。

  據了解,高原夏菜是該縣的一個重要產業,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8.3萬畝,蔬菜總產量在20.9萬噸以上,產值超過1.7億元。同時,每年產生的尾菜有4.3萬噸,由于尾菜處理的技術不成熟及再利用等環節缺失,大量尾菜經過反復囤積、發酵后,底層的“垃圾”腐為污泥,四處蔓延,污水橫流,威脅著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的健康,也造成了農業資源的巨大浪費。

  為走出“尾菜之困”,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去年,永靖縣在三塬鎮下塬村建立尾菜處理試驗基地,試驗尾菜處理利用技術。通過試驗示范,尾菜半堆半漚和直接還田技術在永靖縣治理環境污染、加工成有機肥料以及提高下茬農作物品質等方面都得到了驗證。今年,這項技術已經在三塬、西河、鹽鍋峽等鎮大面積推廣。截至目前,該縣應用尾菜處理技術堆制有機肥2萬噸,直接還田5000余畝,并在西河、鹽鍋峽鎮等5個鄉鎮建立省級尾菜處理利用示范區1個,示范點8個。

  縣農業局農業環保站站長劉銀環告訴筆者:“去年7月份,我們從甘肅省農業大學引進復式發酵生物菌群進行生物堆漚肥發酵試驗。采用有機物料高溫快速連續發酵和綜合除臭技術,將尾菜發酵處理。2014年,堆制有機肥500多噸,直接還田1500畝。”

  近日,筆者在鹽鍋峽鎮黃茨村看到,一塊塊示范田內,菜農正在將秋茬廢棄的菜葉集中在一起,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邊倒廢棄菜葉,邊加發酵菌種。原先隨意被丟棄在田間地頭、鄉村道路旁和溝渠內的菜葉不見了,地頭上壘起了一個個堆肥包。

  在示范地的另一頭,技術人員如數家珍,將尾菜處理辦法講解給菜農,并向菜農們進行演示。連日來,永靖縣在鹽鍋峽、西河等鄉鎮示范推廣應用尾菜處理利用技術,堆制有機肥0.3萬噸,直接還田800余畝。

  近年來,永靖縣把蔬菜尾菜處理利用工作作為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項重要舉措,一方面從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全面組織開展尾菜處理利用專項治理,另一方面,加大尾菜處理知識宣傳力度,共舉辦培訓班17場(次),發放各種資料1萬余份,參加人數達1700多人次,并以每畝地補貼1公斤微生物菌劑、1袋活性有機肥為激勵政策,以解決對農業生態環境及農民生產生活造成的困擾。該縣通過尾菜處理項目的實施,把原本成為垃圾的尾菜充分利用起來“變廢為寶”,既解決了尾菜問題,又開辟了增收渠道,使大量的有機肥走進農田,在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的同時,又為打響該縣無公害蔬菜品牌增加了籌碼。(通訊員 范相英)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