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隴南:傾心幫扶,干群共筑幸福家園

時間:2015-11-10 13:41:1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薛應霞點擊:


  深秋的隴南,色彩斑斕,景色迷人。

  習習秋風中,走進兩當縣大山深處的一個個村落,只見平坦整潔的通村公路曲曲折折,蜿蜒盤旋,連起了一座又一座山頭;新建的房屋有序地排列,青瓦白墻成為了秋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農用機車忙進忙出,載著的不僅僅是收獲的作物,更是群眾致富增收的希望和信心……

  “是省檢察院給了我們很多的幫扶,是雙聯行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這么美好!”在這山間漫步,聽得最多的也是最真誠的,便是這句感激的話了。

  傾心幫扶,干群共筑幸福家園

  ———省檢察院在兩當縣開展雙聯行動紀實

   記者 韓縣銀

  ———俯下身子

  扎根基層制定規劃

  時間回溯到2012年2月。

  “省委決定,從2012年開始在全省開展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特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

  這一決定,猶如春風吹拂著隴原大地,又如霏霏細雨滋潤著山川、田野,給貧困山鄉的群眾帶來了新的希望。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啟動后,和無數的機關干部一道,省檢察院上至領導,下到普通干警積極響應,紛紛行動,帶著深情,走出辦公室,背負行囊,來到了隴南市雙聯點———兩當縣。

  兩當縣地處西秦嶺南坡,山大坡陡,溝壑縱橫,自然環境惡劣,災害頻發,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一直以來,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是生活在這大山深處無數群眾的夢想。

  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幫助兩當縣群眾實現這一夢想?如何讓雙聯行動在兩當大地上開花結果,推動當地的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活動一開始,省檢察院就用實際行動打開了良好的開端。

  作為負責聯系兩當縣楊店鄉靈官村、夏莊村,站兒巷鎮崖角村、站兒巷村、管江村,金洞鄉田壩村、賀家村、五一村等3個鄉鎮11個村的雙聯單位,也作為省直聯系兩當縣雙聯工作的組長單位,省檢察院率先作為。

  堅持黨組一班人帶頭謀劃本系統、本單位和兩當縣雙聯工作;帶頭進村入戶講政策、送法律、促和諧;帶頭與農戶一起訂計劃、謀出路、發展富民產業;帶頭到意見多、怨氣大的農戶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帶頭協調落實惠民項目,引進外力幫扶,積極為縣、村、戶辦實事、解難題。

  特別是路志強檢察長甫一到崗位任職,就來到了自己的聯系村———楊店鄉靈官村。

  在這里,他住在自己的聯系戶家中,與村上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拉家常,掰著手指頭細算產業賬,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分析貧困村發展緩慢的原因,不僅總結提煉出了“同是這片天、同是這塊地,種了幾十年、兜里沒有錢,如今要致富、盡快轉思路”的發展理念,還指導制作了《兩當縣種植業、畜牧業成本核算及效益明細表》,張貼到村、宣傳到戶,用鮮活的實例引導貧困戶轉變觀念。

  與此同時,其他領導干警也紛紛帶著行李入戶,采取駐鄉辦公、駐村蹲點的方式,與當地的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與百姓促膝交談,傾聽基層最真切的聲音,了解群眾最迫切的愿望,及時掌握群眾的所思、所需、所盼。

  身子俯得越低,聽到的心聲越真切。省檢察院嚴格按照“出一個脫貧致富的好點子、提供一項實用技術、協調解決一件群眾的難心事”的三個一要求,實行領導在一線深入、干警在一線服務、社情在一線了解、感情在一線融合、問題在一線解決、形象在一線樹立的“一線工作法”,分層次制定村級幫扶方案和貧困戶脫貧計劃,堅定群眾的致富信心。

  2013年,經過深入實地調研,省檢察院提出了“抓思路、抓產業、抓龍頭、抓扶持、抓服務”和“要加強領導、要確定目標、要明確責任、要督促檢查、要強化考核”的“五抓、五要”工作思路,并以此作為雙聯行動與促進聯系村發展的結合點和突破口;

  2014年,省檢察院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王三運批示要求,緊密結合兩當雙聯實際,確定了“打造一個樣板、堅持兩個帶頭、推動三個聯合、明確‘七好’重點”工作思路;

  2015年,省檢察院又確定了“緊盯一個目標、克服兩個情緒、聚合三方力量、實現四個轉變、做到五個深化、抓好九件實事”的工作思路,明確了全省檢察機關雙聯扶貧工作方向、任務、目標、重點、方法、措施。

  同時,積極履行組長單位牽頭職能,立足兩當實際,促使形成了由組長單位牽頭引領、各雙聯單位通力協作、相關部門積極支持、全縣上下全力以赴、省市縣鄉四級聯動抓雙聯抓精準扶貧的工作格局。

  路志強檢察長查看聯系村產業規劃圖

  路志強檢察長與聯系村群眾面對面交流

  ———破解瓶頸

  興辦實事發展產業

  縱觀過往,兩當山區的貧困村之所以發展緩慢,主要是基礎設施欠賬嚴重,制約了發展的步伐。

  雙聯行動開展以來,省檢察院從影響和制約貧困村長遠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入手,從群眾迫切需要的水電路房、文教衛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村級公共服務難題著手,協調項目、爭取資金,在聯系村大力實施危舊房改造,硬化通村路、通戶路,加固農家院落,修建村級組織活動室、衛生室、便民橋、河堤、文化廣場,安裝太陽能路燈,全力改善了聯系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以前,我們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后進村,不光村子臟亂差,路也十分難走,出一趟村到城里要好幾個小時,遇到下雨天氣就完全出不去。現在可好了,你看,我們村子不僅變得這么漂亮,寬敞平坦的水泥路還通到了家門口,再不用為出行發愁了!”指著眼前平坦整潔、穿村而過的水泥路,金洞鄉賀家村村民李琪林笑著說。

  不僅在賀家村,雙聯行動以來,在11個聯系村,省檢察院共協調投入資金6650萬元,落實“八個全覆蓋、五件實事”共139件。不僅聯系村的通村公路通車率,村組道路、連戶路和院落硬化率,動力農電進村率,農戶照明通電率均達到100%,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8%、磚混結構住房覆蓋率達到94%,各村的村級文化廣場、活動室、衛生室、檢察聯絡室、農家書屋、商貿服務社和金融服務網點等公共服務設施,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同時,各聯系村還實施了村莊美化亮化、改廁改灶、人居環境整治工程,農民群眾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個個舊貌換了新顏,站在高處眺望,在青山綠水中,一座座富裕宜居的美麗鄉村正在悄然成形。

  值得一提的是,在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行動中,檢察院并不局限于本身所聯系的11個村,而是將幫扶目標覆蓋到全縣范圍,緊盯兩當經濟社會發展難題,多方協調、積極努力,助推兩當經濟社會發展。

  “根據兩當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們邀請25個廳局、企業負責人到兩當調查研究、現場辦公,解決發展難題,特別是長期制約兩當經濟社會發展的鐵路運輸、公路交通、旅游設施、金融、醫療事業等,相關廳局單位積極支持配合,在項目、資金、政策、技術、管理等方面向兩當傾斜聚集,使兩當各項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城鄉面貌有了很大變化。”在省檢察院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工作匯報中,路志強說道。

  據統計,幾年來,省檢察院共幫助兩當縣協調項目53個、落實到位資金2.1億元、列入規劃資金67.6億元。其中,協調西安鐵路局完成兩當火車站升等改造并開通4列快車;協調落實扶貧貼息資金、小額貼息貸款1780萬元;銜接農行甘肅省分行放大雙聯貸款規模,全縣累計發放雙聯貸款2820戶1.43億元,投放戶數比例高于全省18個百分點……

  最重要的是,支持全縣實施村組道路、農戶院落和連戶路硬化“三個全覆蓋”,交通從制約兩當的瓶頸成為兩當快速發展的大動脈。

  雙聯行動中,省檢察院上下還立足“沒有產業的村是空心村,沒有特色產業的戶難以永續脫貧”這一實際,變“輸血”為“造血”,從轉變觀念入手,引導農民算產業賬、念致富經,激發農民群眾的內在動力,把農民群眾從單一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傳統農業中引導出來,鼓勵和支持農戶發展符合本地自然稟賦、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可觀的種植業和養殖業。

  幾年來,省檢察院共自籌產業幫扶基金100萬元,在聯系村扶持產業發展,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6個、家庭農場6個、駐村干部產業示范點2個、小康互助組27個。

  目前,11個聯系村均已培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產業,靈官村發展白皮松育苗、崖角村發展紅豆杉育苗、田壩村發展烤煙育苗和吊袋木耳、石馬村發展蔬菜種植、五一村發展商貿勞務、站兒巷村發展袋料香菇、管江村和東河村發展豬苓中藥材、袁家村發展生豬土雞養殖、夏莊村和賀家村發展林下種養經濟,真正實現了一村一業、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錯位發展,互不影響、共同致富。

  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和龍頭企業產業帶動,聯系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2065元增加到2014年的4875元,增幅136%;聯系村貧困人口從2013年的1273人減少到985人,貧困面從39.8%降低到28.7%。

  ———創新思路

  搭建平臺深化行動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幾年來,省檢察院始終把雙聯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檢察機關服務大局、履職盡責的切入點,作為檢察干警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持之以恒抓,凝心聚力抓。

  檢察長路志強更是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作為省院主要領導,在這短短的幾年里,他先后21次深入兩當縣,到12個鄉鎮50多個行政村,調查研究雙聯和精準扶貧工作,為聯系村解決困難、興辦實事44件。

  省檢察院雙聯干警更是沉下身子,扎根基層,通過改進駐村方式,統一安排聯村干部有序進村入戶,克服了隔三差五“走訪式”幫扶和來去匆匆的“做客式”聯戶。同時,選派1名處級干部兼任兩當縣扶貧攻堅和雙聯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選派9名干部任9個聯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和常務副書記,2名雙聯辦工作人員承擔2個村的駐村工作,實現了11個聯系村常駐干部的全覆蓋。

  與此同時,省檢察院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機制、創新工作載體,在發揮牽頭作用方面探索出了包縣單位“定期會商,各展所長、比學趕幫、整體推進”的機制。

  在今年開展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為了實現11個聯系村在2016年整體脫貧、確保不讓一個貧困戶拉下來的奮斗目標,省檢察院進一步創新思路,將雙聯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在聯系村先行探索,依托能人大戶已有產業基礎,通過簽訂“互助協議”,推行“小康互助組”。

  即組織貧困戶以惠農資金、勞動力和土地入股分紅,實行大戶對貧困戶“收入保證”和政府、雙聯干部對大戶“雙承諾”支持的機制,讓貧困戶和大戶自愿互助,實現“產業嫁接”,形成以“大戶+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以及貧困戶抱團互助等形式多樣的發展模式,使每個建檔立卡的扶貧戶都有可靠的脫貧目標、內容、方式和保障。

  在靈官村,目前已組建小康互助組7個,其中香菇互助組2個、聯心育苗合作社互助組1個、大戶育苗互助組2個、土雞養殖互助組1個,電商扶貧互助組1個。

  “這個方法很好,既調動了能人大戶的積極性,又發揮了合作社的帶動作用,也為貧困戶增加了收益,是一個雙贏的舉措。”作為互助組的積極參與者,胡光林感觸頗深,他介紹說自己原來也是貧困戶,在路志強的幫扶下,轉變思路,發展產業,到去年已經實現了脫貧。

  而除了“小康互助組”,省檢察院還在精準扶貧方面探索出了“雙聯互助組”的新方式。

  據了解,“雙聯互助組”是省檢察院為保證小康互助組健康運行,落實雙聯干部給產業大戶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承諾,實現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設立的雙聯干部互助組織。

  其主要任務是對包聯戶重點幫扶,對組內其他成員包聯戶協助幫扶,“資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同落實對小康互助組的幫扶承諾,共同解決小康互助組生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實施每月有主題、每周有重點、每天有人在、隨時能服務的工作方式。

  在保障措施上,省檢察院還將檢察職能與雙聯扶貧工作緊密結合,率先組織138名檢察干警擔任工作隊長,在兩當全縣118個村同時開展“保民生、促三農”專項行動,促進了政務公開,推進了惠農政策落實,改善了干部作風,給全省檢察機關作出了示范,形成具有甘肅檢察特色的雙聯載體品牌。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省檢察院在雙聯和精準扶貧中做到了‘五個到位’,體現了‘三個落實’,取得了‘八個寶貴經驗’,為全省樹立了榜樣,提供了示范。”省委書記王三運在兩當調研時,對省檢察院雙聯和精準扶貧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如今,站在新的起點上,省檢察院必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精神和王三運書記在兩當督查扶貧的重要指示,緊扣雙聯“六大任務”,聚焦扶貧“六個精準”,以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為重點,精準發力,持續推動雙聯行動向縱深發展,強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取得新成效。

  楊店鄉靈官村新舊貌對比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