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裕河鄉--武都區裕河鄉農業的發展

時間:2015-11-14 16:50:0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裕河鄉地處武都東南,1950年設裕河鄉,1958年建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五馬河兩岸,距縣城118公里。面積264.7平方公里,人口0.5萬。

這顆鑲嵌在武都大地上的綠色寶石總面積264.72平方公里,最低海拔760米,年降雨量680毫米——850毫米,無霜期200天——280天,氣溫最高攝氏36度,最低攝氏零下2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壤屬酸性。特殊的光熱水土資源孕育催生了數以千計的地上、地下特色產品,養育著980戶4640人,全鄉境內植被覆蓋良好,森林面積達21.37萬畝,依據這一特殊的自然資源優勢和特色品種繁多的實際,裕河鄉近幾年集中精力抓了棗皮、油桐、生漆、棕片、茶葉、香菇、黑木耳、杜仲、黃蓮、天麻、枇杷、魔芋、核桃、銀杏、獼猴桃等15個特色產品的發展。目前,發展成規模、成支柱的特色產品當數茶葉、香菇,其它13個特色產品也有很大的發展,初具一定規模。

經濟情況

為了著力解決運輸難,裕河鄉黨委、政府把加寬五馬——裕河公路,維修、打通鄉村公路放在了優先發展的位置。春節剛過,包抓五馬——裕河公路項目的鄉領導又組織施工人員投入了公路續建工程,現在全長12公里的五(馬)裕(河)公路路面由過去的4米加寬到6.5米——7.5米,預計“五一”前一條平坦、寬闊、上等級的通鄉公路將展現在山村百姓面前。在加速建設五裕公路的同時,對貫通連接全鄉8個村的趙余、趙陽、趙大3條鄉村公路進行整修,今春準備開工修建張家溝——范家坪5公里通村公路,現修路所需的炸藥、雷管、導火索、鋼釬、大錘等物資已運輸到位,準備開工。爭取年內村村通公路,以公路建設上的一舉突破,徹底打破制約特色產品向外銷售和客商前來收購中運輸難的瓶頸,全面帶動特色產業的發展和質量、效益的提升,啟動觀光旅游產業的綜合開發。茶葉、香菇產業富民裕河歷史上就盛產茶葉、香菇、木耳,據有關部門統計,1965年就有茶園1720畝。

農業情況

經過歷屆縣(區)鄉政府和群眾的不懈努力,特別是近兩年的發展,茶園面積實現了翻番,茶葉產量有了大幅度增長,經濟效益有了明顯提升,到2007年茶園面積發展到8000畝,其中投產茶園3800畝,茶葉產量6萬公斤,收入600萬元,全鄉實現戶戶有茶園、人人有收入。為把“人無我有”的茶葉產業做到最大化,裕河鄉計劃在今年春秋兩季新種植茶園2000畝,總面積突破1萬畝,人均實現茶園2畝、戶均10畝。在做大特色產業的同時,裕河鄉加大了茶葉生產、加工的科技培訓,不斷完善茶園綜合管理,向做強、做優要效益。今年進入投產的茶園有6100畝,茶葉產量達到9萬公斤,預計收入900萬元。08年以香菇、花菇為主的食用菌生產將在去年裝袋料菌30萬袋基礎上突破100萬袋,戶均實現1000袋,鮮菇產量由去年的15.5萬公斤增長到今年的50萬公斤,經濟效益由去年的120萬元增長到今年的400萬元。黑木耳產量保持在1萬公斤以上,收入達50萬元。今年袋料菌生產香菇動手早的孫家灣村孫月智、康云滿、郭玉平,墳坪子村馬字明、周安興,苦竹園村王興貴,范家坪村楊彩英等180戶生產大戶已裝袋料菌40萬袋,大部分已進入溫室點菌、上棚架階段,其中馬字明、周安興等20戶戶均突破了1萬袋。根據目前的生產勢頭,預計立夏前后全鄉袋料菌生產香菇將突破100萬袋。

產業發展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