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上漲給生豬養殖帶來利好發展空間,徽縣伏家鎮積極貫徹國家大力發展生豬養殖繁育的政策要求,為母豬辦理保險,積極發放養豬補貼,農民群眾養殖熱情高漲。政府還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投資養殖企業。伏家鎮三農仔豬繁育場是一戶總投資500萬元的集良種仔豬繁殖、育肥,優質仔雞孵化、成品豬販運、畜禽飼料加工和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為一體的大型畜禽養殖龍頭企業。一期工程已完成飼養車間、仔豬保育車間、人工授精室等8個車間,二期工程將建成育肥車間3棟、母種存欄車間、存欄車間和糞便無害化處理及沼氣配套車間各一棟以及2棟原料庫房。據了解,該企業三期工程主要以商品瘦肉型種母豬投放、優質仔雞孵化以及國內先進的畜禽養殖先進技術培訓和農村適度規模的中小型育肥網點建設為主。企業正常投產后,可年產優質瘦肉仔豬1.2萬頭以上,生產優質高能型飼料9000噸,回收育肥豬2萬頭以上,企業年經濟收入可達300萬元,創利稅30萬元。 伏家鎮徽牧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等養殖企業正在加緊建設,農村群眾熱情大增,規模飼養能力不斷提高,生豬養殖規模和年出欄率不斷提高,市場效益十分可觀。伏家鎮還建成了隴東南最大的仔豬交易市場和隴南最大的生豬養殖基地。
徽縣伏家鎮在產業結構調整中,不斷做大做強蔬菜產業,該鎮蔬菜總面積已達1.34萬畝,年產蔬菜總量5.4萬噸,總產值3000萬元,占全鎮農業總產值的34.3%。伏家鎮已成為徽縣最大的蔬菜基地。 伏家鎮人多地少,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當地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確立"沿河兩岸菜糧川,淺山丘陵抓三蒜"的生產布局,大力發展塑料大棚,擴大保護地栽培和間作套種立體栽培,不斷提高土地附加值。同時,積極推廣普及蔬菜良種、規范化種植,摸索出了由仿日式五連棟大棚、鋼架日光溫室、砼骨架塑料大棚、普通塑料大棚、小拱棚組成的五層次生產模式。全鎮已建成占地1.5畝的仿日式五連棟塑料大棚1座,二代日光節能溫室48座,砼骨架大棚300座,大小拱棚1000多座。該鎮在賀店村統一規劃的50畝100座砼骨架大棚,正在建設中。此外,該鎮還組建起200多人的蔬菜營銷隊伍,投資230萬元,建成占地25畝的蔬菜批發市場,使伏家鎮的"三蒜"、紫甘藍、"心靈美"蘿卜等拳頭產品暢銷西安、蘭州等地,蔬菜產業成為農民增產增收的支柱產業。
為了引導群眾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伏家鎮成立了由鎮政府主要領導任隊長的特色產業開發服務隊,組織了一支30多人參加的科技服務隊,常年深入田間地頭,舉辦科技培訓班,為農民現場解惑釋疑。2005年,鎮上租回土地270畝,轉包給有能力發展特色產業的19戶農戶經營。在科技人員的精心指導下,這19戶農民建成日光節能溫室20個,鋼架結構塑料大棚50個,經濟效益顯著,帶動了全鎮高效綠色農業的發展。經過努力,伏家鎮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特色高效農田已達到6600畝。蔬菜產區已被省上有關部門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示范基地縣,所生產的蒜苗、蒜薹、蒜頭、蘿卜、甘藍、西紅柿、辣椒、番瓜、芹菜等優質蔬菜暢銷蘭州、寧夏、青海、四川、陜西等省區。
在川區高效特色農業的帶動下,伏家鎮又先后在丘陵山區和地埂旁栽植畝核桃,發展蠶桑。由于有機肥料需求大量增加,家家戶戶又掀起了"養殖熱"。伏家鎮已發展養豬3.6萬頭,戶均達到6頭,養雞達26萬只,養牛達到7000頭,呈現出果菜豐收、槽頭興旺的喜人景象。涌現了一批"文明生態+科技"、"養豬-沼氣-經濟作物"等各具特色的文明生態村,推動了全鎮經濟的大發展。
隴南市首屆交通發展大會后,伏家鎮對全鎮3條主要鄉村公路、8條村莊道路、37條田間農路全部進行了拓寬整修、鋪石備沙,并按照標準統一開挖了排水渠、埋設了涵管、栽植了街道樹。全鎮共投勞3.6萬個,出動機動車輛2300余輛(次),開挖水渠51.4公里,拉沙備石4000方,埋設涵管53個,栽植行道樹1.6萬株,拓寬改造鄉村公路12.8公里,整修村莊道路36.6公里,修通田間農路60.5公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