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柳村勞務輸出工作取得了可喜進展。共輸出農村勞動210人,占全村勞動力的47.7%。其中男性占147人,女性占63人,從勞務輸出區域分布看,本省內有168人,跨省有42人。從勞務輸出就業時間上看,長期務工的有147人,忙時務農閑時務工的有63人。從勞務收入來看,創勞務收入21.6萬元,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占農業收入的51.3%。
一、加強領導,落實崗位責任制為了加強對勞務輸出工作的領導,新柳村黨支部、村委會成立了以支部書記任組長、村主任任副組長,各社社長為成員的勞務輸出領導小組,明確各自職責,靠實責任,與縣鄉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了本村勞務輸出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勞務輸出機制一是邀請縣上業務部門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免費職業指導、免費培訓,止目前已為本村280多人進行了職業指導、法律法規等培訓。二是發揮勞務經紀人作用。利用本村外出務工時間早、頭腦靈活、信譽好的農民工,開辟勞務新基地。為福建一川方便面廠輸送務工人員32人、天津自行車廠務工人員54人、海天大酒店務工人員21人。三是發揮城郊區域優勢,實現就地轉移。利用城市擴建、安居工程等,實現了近120人的就地務工。四是建立支部+協會的勞務輸轉模式,協調農民工所在地的宣傳、動員、組織、輸轉等工作。新柳村在務工基地福州方便面廠建立了徽縣水陽鄉新柳村勞務工流動黨支部,指派一名村副書記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幫助協調解決務工者實際問題,依法保護務工者的合法權益,讓務工者體會到家鄉的溫暖,體會到黨支部的關懷,使其安心工作。
三、加大宣傳,營造良好的勞務輸出氛圍充分利用黑扳報、標語、廣播等多種形式,解答群眾疑難問題、散發宣傳資料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勞務輸出的意義和重要性,宣傳黨的勞務方針政策和勞務輸出典型事例,利用典型引路,轉變農村"小富即安""老守田園"的陳舊觀念,通過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通過身邊人帶動周圍人,以點帶面,以個人帶局部,以局部帶整體的方法,打消農民思想顧慮,激勵他們勇敢地走出去,盡快實現脫貧致富。
四、為勞務輸出建檔立卡。對全村的勞務工作建立了表冊、檔案,進行全面、細致的記載、登記,做到不錯、不漏、不多報一人、不少報一人,為實實在在的做好勞務工作服務。
水陽鄉生態結構合理,植被覆蓋面積廣,自然風景秀美,具有旅游開發的潛在優勢,位于水陽鄉南部的泰山廟,鵓鴿崖和西片峰崖水庫等景點,每年都吸引著當地和外地的大量旅客前來旅游觀賞,具有很大的旅游業發展的潛力。
泰湖風情園是徽縣按照江南特色山水園林城市建設要求,投資5000萬元實施的旅游開發項目,占地面積約320畝,分為主入口區、戶外活動區、農業觀光區、親水區、山地植被保護區。一期工程投資2600萬元,征用規劃區山地、荒山荒坡、耕地共250畝,完成荒山造林面積1000余畝,栽植綠化樹木5000余株,建成了環湖區旅游公路、觀景亭、曲橋、觀景平臺及碼頭,供電、供排水工程等已基本完成,投資2400萬元的二期工程已經開工,泰湖風情園建成后將免費開放,為城區及周邊群眾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
泰湖風情園里山、水、樓閣互相輝映,湖光山色,風景宜人。走進泰湖風情園園的大門,休閑廣場、石拱大橋、環湖公路、湖心島、山頂樓閣等景觀次第映入眼簾,讓人仿佛置身與江南山水園林,眾多游人都不覺地陶醉于美景之中。
2007年5月徽縣泰湖工業集中區開工建設,徽縣泰湖工業集中區位于徽縣縣城南郊2公里的水陽鄉,距離徽縣火車站19公里。泰湖工業集中區規劃總面積6028畝,總投資1.6億元。一期工程投資8600萬元,規劃面積686.6畝,工程自開工,已累計完成投資10912萬元,占總投資的68.2%。目前,一期建設的"三通一平"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期建設已啟動。至此,徽縣泰湖工業集中區已經入駐建設項目12個,入園項目總投資達3.66億元。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